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811415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作业1.如图1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ef为垂直于ab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开始时,给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图1A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Bef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Cef将匀速向右运动Def将往返运动答案A解析ef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会受到向左的安培力而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但不是匀减速,由FBILma知,ef做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正确2.如图2所示,金属棒ab置于水平放置的

2、光滑框架cdef上,ab棒与框架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垂直于ab棒斜向下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同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外力F使ab棒保持静止,则F()图2A方向向右,且为恒力B方向向右,且为变力C方向向左,且为变力D方向向左,且为恒力答案C解析由EnS可知,因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感应电动势E恒定,由F安BIL,I可知,ab棒受到的安培力随B的减小而均匀变小,由外力FF安可知,外力F也均匀减小,为变力,由左手定则可判断F安水平向右,所以外力F水平向左,故C正确3.如图3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成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间距为l,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

3、磁感应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于一个最大速度vm,除R外其余电阻不计,则()图3A如果B变大,vm将变大B如果变大,vm将变大C如果R变大,vm将变大D如果m变小,vm将变大答案BC解析金属杆从轨道上滑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在闭合电路中形成电流I,因此金属杆从轨道上滑下的过程中除受重力、轨道的弹力外还受安培力F作用,FBIl,先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定出安培力的方向,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a,当a0时,vvm,解得vm,故选项B、C正确4.如图4所示,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

4、场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b、Fc和Fd,则()图4AFdFcFbBFcFdFbFdDFcFbFd答案D解析线圈从a到b做自由落体运动,在b处开始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作用,由于线圈的上、下边的距离很短,所以经历很短的变速运动而完全进入磁场,在c处线圈中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作用,但线圈在重力作用下依然加速,因此

5、线圈在d处离开磁场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大,故该处所受安培力必然大于b处综合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题组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5.如图5所示,位于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导轨的一端与一电阻相连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杆a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拉杆ab,使它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杆和导轨的电阻、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均可不计用E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i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在i随时间增大的过程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 ()图5AF的功率B安培力的功率的绝对值CF与安培力的合力的功率DiE答案BD6.如图6所示,边长为

6、L的正方形导线框质量为m,由距磁场H高处自由下落,其下边ab进入匀强磁场后,线圈开始做减速运动,直到其上边dc刚刚穿出磁场时,速度减为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一半,磁场的宽度也为L,则线框穿越匀强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图6A2mgLB2mgLmgHC2mgLmgHD2mgLmgH答案C解析设线框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1,刚穿出磁场时的速度v2线框自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穿出磁场共下落高度为2L.由题意得mvmgHmvmg2LmvQ由得Q2mgLmgH,C选项正确7如图7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

7、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于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图7AQ1Q2,q1q2BQ1Q2,q1q2CQ1Q2,q1q2DQ1Q2,q1q2答案A解析根据功能关系知,线框上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即Q1W1F1LbcLbcLab同理Q2Lbc,又LabLbc,故Q1Q2;因qtt,故q1q2,因此A正确题组三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及能量综合问题8如图8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

8、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m、有效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v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B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mv2D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v2答案C解析因为金属棒向右运动时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作用,且安培力随速度的减小而减小,所以金属棒向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错误;根据E,qItt,解得x,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金属棒动

9、能的减少量mv2,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热量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mv2,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v2,故D错误9.如图9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9(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v的大小;(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m.答案(1)(2)(3)解析(1)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

10、运动,则有:BILmg解得B(2)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由式解得v(3)由题意分析知,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m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vmgh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BLvm感应电流的最大值Im解得Im10如图10甲所示,不计电阻的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间距为L1m,上端接有电阻R3,虚线OO下方是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现将质量m0.1kg、电阻r1的金属杆ab,从OO上方某处垂直导轨由静止释放,杆下落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下落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图10(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杆在磁场中下落0.1s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答案

11、(1)2T(2)0.075J解析(1)由图像可知,杆自由下落0.1s进入磁场以v1.0m/s做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杆中的感应电流I杆所受的安培力F安BIL由平衡条件得mgF安代入数据得B2T(2)电阻R产生的热量QI2Rt0.075J.11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K表面粗糙,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间距为L.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电阻不计如图11所示,用恒力F沿导轨平面向下拉金属杆ab,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运动,金属杆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ts末金属杆的速度为v1,前ts内金属杆的位移为x,(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11(1)金属杆速度为v1时加速度的大小;(2)整个系统在前ts内产生的热量答案(1)(2)mv解析(1)设金属杆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杆运动的速度为vm时,有:Fmgsinmgcos0当杆的速度为v1时,有:Fmgsinmgcosma解得a(2)ts末金属杆的速度为v1,前ts内金属杆的位移为x,由能量守恒得,整个系统产生的焦耳热为Q1Fxmgxsinmgxcosmvm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