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677261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市区民政局2018年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小结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结合大善实际,夯实责任,落实政策,扎实工作,民政局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行业政策有效落实(一)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脱贫攻坚相衔接,精准兜底,助力脱贫。为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定与脱贫攻坚相衔接,我局从加强对象衔接入手,与扶贫部门对接,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实施低保、特困保障救助人员进行精准衔接识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2964户,564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特困人员2103户,2152人,识别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814户,8

2、49人。民政部门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特困供养人数共计3778户、6492人。(二)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80元提高到不低于290元。截至6月份,全县城镇低保900户1738人,累计发放资金282.12万元。(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由2017年3210元提高到345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180元提高到不低于190元。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全县农村低保14233人,A类对象月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210元,全县A类对象7120人;B类对象月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

3、190元,全县B类对象6411人;C类对象月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170元,全县C类对象702人。共发放生活保障金1691.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43人,发放生活保障金674.24万元。(3)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由6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300元,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年4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300元。截止上半年,特困人员共2103户,2152人。其中集中供养341人,分散供养1797人,城市特困14人。已发放特困供养金503.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4户,849人,发放资金190.9万元。截止上半年,全县享受全失能护理补贴的特困人员30

4、人,每人每月320元,发放全失能护理补贴5.76万元;享受半失能护理补贴的特困人员41人,每人每月160元,发放全失能护理补贴3.93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发放补贴1.92万元。(三)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资助农村低保13421人、特困人员2163人参保参合人数15584人,资助金额为79.197万元。二是救助范围、额度不断扩大。截止上半年,住院救助1507人次,救助金额279.4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480人次,救助金额70.027万元。(四)临时救助发挥了救急难作用。截止上半年,对全县因病、因残、因学、因火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开展了临时救助,全县共救助不同类

5、型困难家庭415个,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7.342万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53人次,救助金额10.62万元。(五)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救助及时到位。截止上半年,全县享受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人数为4060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的人数为4566人,累计发放两项补贴306.42万元。其中享受生活补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552人,发放补贴53.98万元;享受护理补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928人,发放补贴32.7万元。目前全县孤儿44人,其中集中孤儿2人每人每月1100元,分散孤儿42人,每人每月700元,共发放9.24万元。(六)推进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我局多方协调,积极构建“一站式”

6、结算平台,平台建成后,参保的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结算时,先进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以及相关商业保险报销后,剩余费用按照医疗救助有关规定直接进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今年元月份,我局与25家医疗机构签订了“一站式”定点服务协议。目前,“一站式”结算已全面运行。(七)建设扶贫助残托养中心工作卓有成效。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群这一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按照“政府主导、乡镇实施、部门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进扶贫助残托养中心建设,筹资300余万元,利用乡镇闲置资源建成扶贫助残托养中心7个,每所托养中心采取相邻乡镇资源整合的方式,服务对象覆盖全

7、县12个乡镇。目前共入住对象66人,其中二级残疾建档立卡户51人,精神残疾对象15人。全县托养中心共有管理人员6名、厨师6名、护理人员38名。中心工作人员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有能力的健康人员选择,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工作岗位,并采取轮岗制办法,对托养对象实行“一对一”的日常护理。照料护理标准按照政府购岗标准执行,管理人员每人每月1800元,缴纳养老保险金,厨师每人每月1500元,缴纳工伤保险金,陪护人员每人每月1000元,实行轮岗制,缴纳工伤保险金。扶贫助残托养中心的建立,既可让重度残疾人免费享受更好的护理、食宿和医疗待遇,把其家人从繁重的日常照料中解放出来,还可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有效

8、提升贫困户家庭收入,从而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的。二、帮扶贫困村实现脱贫我局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安排,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帮助所在村谋划发展路子,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要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对帮扶对象大善镇大善村,开展了重点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善村位于大善镇政府南3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60户,2520人,其中党员65人。具体的做法有:一是争取到30万元蔬菜大棚项目,并于2018年1月份将分红资金1.6

9、万元发放到17户贫困户存折上面;二是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的大葱1160斤;三是建强基层党的组织。协助完成大善村村两委的换届工作,顺利产生5名党支部委员和2名村委委员,并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二)精心部署,结对到位。为把“精准扶贫”工程实事办实,成立以局长为组长,驻村工作队成员为成员,抽调党员干部和业务精英名同志,对大善村的进行结对帮扶。民政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详细的方案,部署实施具体的结对帮扶任务,帮扶人员采取多次进村入户调研、对接、政策宣传等形式,查找贫困户致贫原因,提出帮扶措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三)改善基建,发展生产。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协调相关部门为大善村投资万元,打井眼;二是积极争取到元的光伏项目,该项目已于6月6日完工,目前正在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大善县民政局2018年7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