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75982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所著社会心理学及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所著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勒温公式:Bf(P,E)含义:个体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环境,f函数关系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美国学者霍兰德依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

2、描述与实证分析三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二、经验描述阶段(萌芽期):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心理学起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的模仿律(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三、实证分析阶段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

3、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都拉社会交换论: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符号互动论: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

4、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遽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区分,前者如:父母,后者如:老师(二)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区分,前者如:警察,后者如:朋友(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区分,前者如:商人,后者如:教授(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角色承担的心理状态区

5、分,前者如:演员,后者如:性别角色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自我的概念: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士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罗杰斯:真实的自我更重要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生理自我:8 个月3 岁2.社会自我:3 岁13、14 岁(儿童期)3.心理自我:青春期至成年期,约需 10 年左右。身

6、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契约性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在 1890 年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影响自尊的因素:(一)家庭中亲子关系(二)行为表现的反馈(三)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四)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3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的主要作用:1.影响对注

7、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或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对自己概括性的认识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陌生人)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熟人) (最近效应)(二)光环效应: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对他的人格质量也给予肯定评价的现象也

8、叫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盖全的现象,是人们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某类事较为固定看法的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具有消极的性质,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加法模式: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质量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二)平均模式: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三)加权平均模式: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四)中心质量模式: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是积极

9、的中心质量,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质量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自我隐藏:宛如戴上面具自我抬高:使它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其所好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对未来行为较能作出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归因原则 4 (一)不变性原则:海德(二)折扣原则:凯利(三)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归因总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及背景凯利认为

10、协变原则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2.共同性信息3.一致性信息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客体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内因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情境自我价值保护:动机性归因偏差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复杂的活动) ,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影响

11、亲合的因素(重点):(一)情境因素(二)情绪因素: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越低(三)出生顺序:在同一家庭中,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他们的弟妹更为明显 抱负水平与成功动机关系密切。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一)目标的吸引力(二)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三)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一)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成正相关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和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挫折侵犯学说:由多拉德提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要点:(1)侵犯强度与目标受阻强度

12、呈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侵犯的影响因素(重点): 5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重点):1.外部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3)时间压力(4)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及有吸引力的人较易被帮助和救援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2)内疚(3)人格:社会责任感、

13、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问题嫉妒情绪的特点:1.具有针对性2.具有持续性3.具有对抗性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过多或过少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2.对象性3.稳定性4.协调性(二)态度的成份:亦称为态度的 ABC 模型1.认知(C)2.情感(A)3.行为倾向(B)态度的三成份是协调一

14、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份占有主导地位。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将态度形成分三阶段: 6 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认同: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重点)(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2.传递者的立场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

15、态度转变量最大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四)情境1.预先警告: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接受者原态度不够坚定,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促其态度转变;如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可使接受者抵制态度转变2.分心:分心的影响是复杂的。接受者若分心,将减若接受者对说服者的防御及阻挠;说服者若分心,则会削弱说服效果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型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最好海德(1958

16、 年)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转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海德提出 POX 模型说明其理论:(P)代表个体、 (O)代表他人、 (X)代表另一人或事平衡状态:三种关系中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状态不平衡状态:三种关系中都是否定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状态(二)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7 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个体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份,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态度测量一般用间接方法。常见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