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75975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2)(成功培训)(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主讲:万家富,社会心理学(2),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 第三单元 归因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单元

2、体语沟通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第二单元 婚姻 第三单元 离婚 第四单元 家庭,目 录(36课时),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待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2、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3、稳定性(一旦形成则不会轻易改变)。(二)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情感成分(在

3、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3、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的倾向性)。(三)态度与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要受情境、认知、过去的经验及行为的影响。(四)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二、态度的功能(一)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三)价值表现功能。个体通过主动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社会价值。(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

4、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三、态度的属性(一)方向(态度的指向)(二)强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三)深度(对特定态度对象卷入的水平)(四)向中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五)外显度(在行为方向及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四、态度的形成(美国凯尔曼)。态度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一)依从。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已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三)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

5、组成部分。个体的态度形成,从依同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沟通消息,传递者,目标(接受者),情境,可信,意图,差距,畏惧,信念,人格,警告,分心,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霍夫兰德等人),第五节 态度,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二、态度转变影响因素(一)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2、说服的意图;3、说服者的吸引力。(二)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2、畏惧;3、信息倾向性(三)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四)情境。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受情境因素影响。1、预先

6、警告;2、分心;3、重复。,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三、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不平衡向平衡过渡。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P-O-X模型说明这个理论。(P143)(二)认知失调(费斯廷格)。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时,就会造成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个体会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来清除失调,缓解心理压力。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

7、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认知因素协调;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因素。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P(张三),O(李四),X(电影),P,P,O,O,O,O,O,P,P,P,X,X,X,X,X,平衡,不平衡,海德的P-O-X模式图 (“+”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三、态度转变理论(三)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的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计算。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

8、数和。,第五节 态度,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目前还难以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第五节“态度”习题1.态度的成分包括(ABD)。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社会评价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 多选题,第五节“态度”习题2.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ACD)阶段。A.内化B.评价C.依从D.认同 多选题,第五节“态度”习题 3.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ABC)。A.海德的平衡理论B.认知失调论C.社会交换论D.精神分析论 多选题,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指信

9、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二、沟通的结构。(一)信息源;(二)信息;(三)通道;(四)信息接受者;(五)反馈;(六)障碍;(七)背景。,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三、沟通的功能(一)获得信息的手段(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三)满足需要、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五)协调群体内部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四、人际沟通的分类(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二)上

10、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五)现实沟通(面对面)与虚拟沟通(通过电话、QQ等沟通),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五、沟通网络(各种沟通方式组合形成沟通网络)(一)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 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五、沟通网络(各种沟通方式组合形成沟通网络)(二)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 眼是心灵之窗)。 愉悦瞳孔变大;厌恶瞳孔变小。(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表示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

11、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摆手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拒绝;双手外摊无可奈何;双臂外展阻拦;搔头或搔颈困惑;搓手或拽衣领紧张;拍头自责;耸肩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好 奇,探 究,做 作,激 动,羞 愧,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三、姿势与服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四、人际距离(美国霍尔 提出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四种人际距离)(一)公众距离 (1225英尺=3.667.62米)(二)社交距离 (4

12、12英尺=1.22 3.66米)(三)个人距离 (1.5 4英尺=0.46 1.22米)(二)亲密距离 (018英寸=00.46米),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一)个体性;(二)直接性;(三)情感性。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也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

13、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 4 个水平。(1)情趣爱好;(2)态度;(3)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如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4)隐私。,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在人际交往中会极力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或贬低。)4、平等原则(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

14、实质的情感联系。)五、人际关系的类型。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从竞争型;5、主从合作型;6、竞争合作型;7、主从竞争合作型;8、无规则型。,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六、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美国学者舒茨的基本人际关系理论:(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3、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根据(一)、(二),人际关系的取向有六种。(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

15、、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利。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5、主动感情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6、被动感情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六、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1、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较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会出现高社会行为;如果儿童与双亲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2、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3、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得不到双亲的爱,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出现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