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70429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 5-1 工业用地,一、工业用地选择基本要求,1、对自然条件的要求 工程地质条件 避开不良地质 地震断裂、滑坡、洪水、地下水 避开地下文物、矿藏 地基承载力 一般:1.52.0Kg/cm2,大型机械:2.02.5 坡度条件 一般要求地势平坦 5 某些工业生产流程的需要 重力自流 场地条件 生产规模的要求 场地规模相差几十倍 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钢缆厂、电缆厂场地狭长,2、对能源的要求 靠近电源,有些要有自备电源 电解炉 靠近煤矿 火力发电 娘子关电厂在阳泉市 综合利用 染料、纺织、胶合板、制药需要蒸汽和热水 3、对水源的要求 食品工业要求水质优良 造纸、印染工业

2、要求用水量大,有污染 4、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大型企业运输量大,要有专有铁路、码头 宝钢在海边,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运来亚铁矿石 运输量大的企业尽量安排在一起,综合利用,5、环境保护对工业用地的要求 安排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安排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与城市其它用地用绿化带隔离 6、其它 职工上下班方便 不宜距离城市太远。 大城市可设置几个工业区。 必须远离城市的,应就近设置生活区。 特殊行业的男女比例 采矿业男职工比例达90%以上,纺织业女职工比例达90%以上。,二、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1、工业的分类 (1)按工业性质分: 冶金、电力、燃料、化学、建材等 (2)按环境污染程度分: 隔离工业、严重

3、污染工业、一定污染工业、 一般性工业 (3)按国标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一类工业、二类工业、三类工业,2、工业用地的布置形式,(1)分散布置:适于用地不多,污染极小,运量不大的工业。 (2)工业小区:适于用地不大,污染不严重的工业。 (3)工业区:适于用地大、运量大或污染严重的工业。 (4)工业卫星城镇:适于不宜摆放在城市内及其附近、规模较大的工业,3、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1)与居住用地的关系 工业区与居住区 “不即不离”,要有必要的卫生隔离,要有必要的方便联系,两种 位置 关系,绝对位 置关系:,相对位 置关系:,以二者间的距离和 相互联系所耗时间 来表示,以二者具体

4、的布置 形式来表示,平 行 布 置,工业区,居住区,铁路专用线,居住区,工业区,铁路专用线,垂 直 布 置,独 立 布 置,工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混合布置,问题: 这两种混合布置哪一种合理 , 为什么?,方案一,方案二,三、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1、城市旧工业用地的形成 城市发展历程 国外城市发展 先期混乱,后期整理 我国城市发展 重复国外的道路,有些仍在重复 人为因素的影响 国际形势的影响 城市发展政策 旧工业用地的矛盾 环境、交通、土地价值,2、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 涉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发展方向 合理确定城市土地价值,地尽其用 区位、交通、环境、基础设施 用地性质、建筑性质、容积率 采用留

5、、迁、并、改等措施进行土地调整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搬迁 合并和转产 考虑旧工业用地调整后的发展余地 旧城区内的用地较小,对发展不利 避免二次搬迁, 5-2 居住用地,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居住问题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一、城市居住问题,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1、城市居住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2000 4.3M2 /人

6、 3.7 5.0 6.8 7.1 7.5 10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2000 0.78% 1.0% 3.67% 5%,国际居住标准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房。,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1、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按所处位置分类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

7、业服务、公园等) 按建设条件分类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旧居住区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3、居住用地的分类 R 一类居住用地 R1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R2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R3

8、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 R4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三、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1、自然地质条件 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面 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2、周围环境 自然环境 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 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功能用地环境 与工业区的关系 与对外交通的关系 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建筑环境 城市小气候 高层建筑群,3、与旧城区的关系 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 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

9、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 4、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 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四、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1、城市居住区的布置 集中布置 可以节约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费用,充分发挥其效能,可以密切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 分散布置 分散布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居住用地与工作地点接近,使组团内的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2、我国居住区的组织 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划结构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4、城市居住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总面积 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 绿地率 人口毛密度 平均层数,建筑密度=

10、 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单位:万平方米/ 公顷) 绿地率 人口毛密度 单位:人/公顷,5、 各类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5-3 公共设施用地,一、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 C 依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规定,城市公共设施分为八类: (1)行政办公类 (2)商业金融业类 (3)文化娱乐类 (4)体育类 (5)医疗卫生类 (6)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7)文物古迹类 (8)其他类: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级 按照城市用地结构的等级序列,相应的分级配置,一般分为三级: 市级:如市政府、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等 居住区级:如街道办事处、派

11、出所、街道医院等 小区级:如中小学,菜市场等 市级公共设施:量少,面广,规模大,使用频率低 小区级公共设施:量多,面窄,规模小,使用频率高,二、公共设施的指标 1公共设施指标的内容(分层控制) (1)总体规划阶段 (2)详细规划阶段 (3)分区规划阶段,(1)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如:国际型城市、行政中心城市、旅游城市 (2)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如:南方城市、北方城市、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 (3)城市的布局结构 如:工业区与住宅聚集区的公共设施布局 (4)社区建设与发展 保障与支持社区健康与稳定的建设与发展,是城市规划实施人本原则的焦点之一。,2.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3指标确定的方法

12、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指标,要从城市对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城市经济条件和现状基础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地加以考虑。 (1) 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 (2) 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3)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四、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总体规划阶段: 涉及与居住用地相关的配置设施,一般只限于居住区及以上级次的设施项目的布置。 详细规划阶段: 按照规划地域的特点和深度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具体的公共设施项目布置。,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内容:,合理地配置 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根据本

13、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五、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1 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1) 主要公共设施的特征 有重要地位:市级的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法院、大会堂等; 大量交通集散的:展览馆、体育馆、火车站、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 建筑体形硕大,形象突出:高层办公楼、宾馆、博物馆、剧场、电视塔等。,(2) 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布局结构和道路系统的规划,同时对组织城市的景观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符合公共设施本身的要求,广播电台、体育场等; 城市规

14、划对这类公共设施位置上的要求,2 全市性公共中心 城市公共中心是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1)城市公共中心系列 公共中心系列等级:市级、地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 由于城市的多样性,大城市还将配套设置专业性公共中心,如体育中心,科技中心,展览中心等。,(2)全市性公共中心的组织 按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 组织中心地区的交通。城市中心区人、车汇集,交通集散量大,须有良好的交通组织,以增强中心区的效能。 城市公共中心的内容与建设标准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慎重对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 创建优美的公共中心景观环境 。,(3)公共中心的空间布局形式

15、总体布局形式 分散式 集中式 混合式 单一布置形式 大型综合楼: 沿街布置: 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 1、概念: 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2、特征: 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 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

16、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济南万达广场180米高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5-4 城市绿地,一、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