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69382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汉,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梳理基础知识,一、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b) 1.发明:考古表明,在_早期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2.改进:东汉_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外传: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蔡伦,4.影响 (1)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b),司南,梦溪笔谈,郑和,美洲,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b) 1.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

2、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 (1)唐末至宋初:在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_。 (2)北宋:武器发明家唐福把他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石普制作的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进行了表演;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及三种火药配方。 (3)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还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_、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4)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火炮,地雷,四、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b) 1.早期:公元868年(唐),雕版印刷的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金刚经,2.进步 (1)北宋平民

3、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_,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代表作品旌德县志)。 (3)明代中期,_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铜活字印刷代表作品是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3.影响:提高了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传播。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毕昇,木活字,铜活字,文艺复兴,要点一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史料 金史中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读史用史 史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什么?传到欧洲后对其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火药。作用: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突

4、破核心要点,要点二 印刷术的进步 史料 (仿2015浙江9月调研)“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沈括梦溪笔谈 读史用史 史料显示唐代发展了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与唐代雕版印刷术相比,北宋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提示: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素养1 史料实证古代科技典籍 1.(2017浙江4月选考)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选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解析 根

5、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鱼和火药配方同时出现在武经总要,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精练核心素养,素养2 历史解释活字印刷术 2.(2018十校联盟3月联考)有学者指出:“由于汉字字数多,印刷所用活字数量庞大,制字、拣字、排字都比较费事,同时总体而言古代印书种类仍然有限,经史之类都要反复印刷,因此在雕版印刷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活字印刷术并未取代前者的地位,只是偶尔见于记载。”该学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 ) A.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B.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C.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D.未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解析 活字印刷术固然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但材料却关注于它的使用状况,故A项错误;同理,故B项错误

6、;材料不能反映活字印刷术的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雕版印刷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活字印刷术并未取代前者的地位,只是偶尔见于记载”,材料反映了活字印刷术在发明之初的尴尬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 D,素养3 历史辨析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3.(2018台州高三期末)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 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 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解析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才由阿拉伯人

7、传往欧洲,故A项错误;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故B项错误;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故C项错误;宋代的武经总要,成书于1044年,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故D项正确。 答案 D,素养4 时空观念同一时期历史信息积累 4.(2018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铜活字、内阁大学士、水雷、朝贡贸易属于明朝;政事堂、曲辕犁、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属于唐朝;二牛抬杠、水排、“内朝”、太学、察举制属于汉朝;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提点刑狱司属于宋朝。故按朝代先后排列的正确顺序

8、是,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甲骨文,考点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梳理基础知识,一、汉字的起源和书法的发展(b) 1.汉字的起源 (1)有人认为早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_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商代的_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2.书法的发展,秦代,东晋,写意性,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晋代,二、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b),兰亭序,苏轼,三、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b) 1.起源: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书画同源)。 2.类型 (1)按题材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按表现技法分:工笔与写意。 3.山水画 (1)特点:以自然

9、风景为主要内容,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_是其灵魂。 (2)地位:中国画的精粹。,意境,4.文人画 (1)特点:强调个性表现,追求_,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2)又称做“_”,唐代诗人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抒情写意,士大夫画,四、京剧产生和发展(c) 1.产生背景 (1)由昆山腔形成的“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上的主腔。加上皮黄腔、梆子腔等地方戏曲声腔兴起,促成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_、秦腔等一些戏曲剧

10、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3)乾隆年间,_进京,为京剧诞生奠定基础。,昆曲,四大徽班,2.形成:_二十年(1840年)以后,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道光,要点一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史料 (2017课标全国,24改编)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突破核心要点,识图解史 图示反映从金文到小篆的演变,可见其字形发生了变化。相比金文,小篆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简述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小篆书写简单,笔

11、画圆匀,富有图案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文字的频繁使用。,要点二 中国传统书画的特征 史料一 (2017浙江4月选考改编)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读史用史 结合图片及史料一的认识,说明中国山水画具有怎样的特征? 提示: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深远。,史料二,识图解史 图一是风俗画,体现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图二是文人画(写意画),其精髓是什么? 提示:文人画的精髓是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重在写意。,要点三 独特的“中国歌剧” 史料一 神

12、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哪种表演艺术的什么特点? 提示: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史料二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剧舞台出现著名的“花雅之争”,昆曲在无可奈何中落败,京剧在吸收昆曲等戏曲剧种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新的剧种。 根据人教版选修六整理 读史用史 史料二显示京剧的形成发展深受传统剧种昆曲的影响。结合所学,谈谈昆曲衰败和京剧兴起的主要原因。 提示:京剧吸收其他剧种优点,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而昆曲逐渐脱离人民群众。,素养1 时空观念古代书法艺术发展过程 1.(2018浙

13、江4月选考)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篆书是秦朝官方文字,隶书出现于秦朝通行于汉魏,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在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故答案为D。 答案 D,精练核心素养,素养2 历史解释古代书体特征 2.(2017浙江11月选考)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

14、是( )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解析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符合草书的特点,故答案为D。 答案 D,素养3 历史解释中国书法名家 3.(2018十校联盟3月联考)唐朝窦冀在描述某书法家的作品时作诗云:“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怀素 D.颜真卿 解析 王羲之善行书,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故A项错误;柳公权善楷书,以骨力劲健见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狂僧挥翰狂且逸”,怀素为僧,且善狂草,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故C项正确;颜真卿善行书、楷书,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故D项错误。

15、 答案 C,素养4 历史解释古代“士大夫画”的特征 4.(2018浙江11月选考)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根据“微子受封”指分封制,“司南”出现于战国,可知属于周;根据“夜市”最早出现于唐,唐代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可知属于唐;根据“腹里”为元代中书省直接管辖区域的称谓,可知属于元;秦始皇为开拓岭南,修建“灵渠”,并在岭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象郡”,可知属于秦,故选B项。 答案 B,素养5 史料实证京剧艺术 5.(2018浙江11月选考)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 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