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69367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四川省宜宾县一中高一12月考试历史试题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史料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时期( )A.推行宗法制 B.推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行省制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3.眉山一中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

2、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4.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期 C.北朝初期 D.蒙元帝国5.明洪武三十年,科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

3、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表明在明代( )A.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公平 B.更能有效选拔人才C.推动了教育的协调发展 D.平衡南北方的利益6.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C.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7.2014年重庆学者在荷兰发现签订于民国34年5月的中荷关于放弃荷兰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原件。

4、该条约签订时,中国正处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8.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9.有学者在评论某纲领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该纲领是( )A.南京条约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

5、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发刊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毛泽东曾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长城抗战 百团大战A. B. C. D.12.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3.某研究性

6、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汉武帝设刺史制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4.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15.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外国人“被虐”“

7、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6. 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这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何应钦的言论和国民党决议的着眼点是( )A.复兴西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的地位 B.建设西北以便利剿灭共产党和红军C.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整体发展 D.为应对日本侵略深

8、入作持久抗战准备17.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18.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直接会面。 早在1992年10月,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就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B.用“一国两制”的方针

9、和平统一台湾C.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缓和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废除奴隶制,让奴隶获得自由C.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20.“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21.遵义之所以成为一个红色城市,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10、转折点。上述材料中的“转折”,主要是指( )A.由“左”倾错误路线转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 B.博古与李德被取消了军事指挥权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2.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主要是指我们对指导思想-马列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自信。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问世23.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的成立 C.越南战争的爆发 D.朝鲜战争的爆发24.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

11、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2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

12、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个大题,共50分)26.(16分)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

13、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2)请结合材料三,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材料一 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晓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