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主要内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全国主要内容解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全国主要内容解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27 日表决通过关于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 2016 年 3 月 5 日在京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慈善法草案将上大会审查和审议。1 月 21 日,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市长马旭明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 时期和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展望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要求,并详细阐述了2016 年的各项重点工作。在此,为您一一解读。关于“十二五”时期和 2015 年的工作回顾 六大成就 令人振奋过去五年,宜昌市牢牢把握新常态下发展主动权,稳
2、神定气,奋进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就之一:综合实力大跃升。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预计 2015 年达到 3500 亿元,是 2010 年的 2.3 倍,占全省的比重提高 1.9 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达到 339.1 亿元,是 2010 年的 4.8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达到 3085 亿元,是 2010 年的 3.2 倍;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 10573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 3.6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089.5 亿元,是 2010 年的 2 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
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 57 位,前进 16位;跃居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 2 位,前进 1 位; 稳居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 4 位。宜都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宜都、夷陵、枝江、当阳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前列。成就之二:转型发展大迈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 59:30。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83%。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 1700 亿元、 1800 亿元、1100 亿元和 1000 亿元,新材料和文化旅游业产值分别达到 700 亿元和 800 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91 家, 3 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 5
4、00 强,4 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年接待游客 47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50 亿元。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人气旅游城市”、“ 十佳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73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550 亿元。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就之三:城乡面貌大变化。中心城区建成区拓展到 17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 175 万人。宜昌新区累计完成投资 1003 亿元,东山大道 BRT、峡州大道、点军大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市规划展览馆等一批大型公建项
5、目相继建成,至喜长江大桥、市博物馆新馆、市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20 平方公里新区骨架基本形成,“三年出形象”目标如期实现。宜昌荣膺“世界可持续交通奖”。新增绿色建筑 222 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4.29 平方米。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6.7%。各县市区全面进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国家战略。入选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 称号。成就之四:改革开放大突破。把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市场准入、投资制度、社会信用、行业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先照后证、三证
6、合一、网上注册、简易注销”,市场主体达到 50.9 万家。编制市级“权责清单”,市级投资审批提速 80%。成为全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组建宜昌新区推进办公室、三峡旅游新区管委会、三峡枢纽港管委会,完善宜昌高新区管理体制。我市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范围。三峡城市群上升为省级战略。三峡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成就之五:民生福祉大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7528 元、13080 元。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28.1 万人。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56 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4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3.1%以内。五项保险参保 400 万人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23
7、.7 万套。连续两年被评为“ 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 称号,并成功蝉联。入选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节庆活动。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城”、“ 中国钢琴之城” 。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职教资源整合。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7.28 岁。成为全省首批健康城市。蝉联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成就之六:民主法治大进步。按期办复人大议案和建议 1390件、政协建议案和提案 2385 件。“六五” 普法全面完成。荣获全国社会
8、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显著。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2015 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转”的良好态势,延续“高于全国全省、领先中部沿江” 的竞进势头,全面完成市五届六次人代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预计生产总值增长 10%,工业增加值增长 1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外贸出口增长 1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0%和 10.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9、增加 76 天,同比上升 20.8%。三峡经济枢纽新区等一批重大事项被纳入省“十三五”规划。中交建集团、广药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宜昌。城市绿色发展、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棚户区改造、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等一批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要求深入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在宜昌落地生根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宜昌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绿色繁荣、开放先导、依法治市、共建共享战略,坚持竞进提
10、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加快建设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长江流域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 50 强,为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决定性基础。到 2020 年,力争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 50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7000 亿元; 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 1
11、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2000 亿元。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报告围绕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关键词】创新发展。把宜昌建成全域创新智谷和全国区域性创新创业之都。确保 2020 年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 35%和 22%,形成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沿江万亿经济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关键词】协调发展。构建“一主六副、一带四廊”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12、。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 65%和 45%。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成全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 。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关键词】绿色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包容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美丽宜昌”。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宜昌沿江保护与发展。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关键词】开放发展。加快建设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强市和长江流域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城市。加快推进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峡城市群、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三峡经济枢纽新区、“宜新
13、欧”和“宜蒙欧 ”国际物流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努力把宜昌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关键词】共享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实施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社保兜底等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旅、宜学、宜养之城,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关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七大任务、23 个关键词今年是“十三五” 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0%,地方公共财
14、政预算收入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外贸出口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围绕全年目标,重点有七大任务、23 个关键词。任务之一: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关键词】重点改革。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部署,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进一步精简市级审批事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并联审批,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争取负面清单
15、管理试点。大力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抓紧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乡镇 “一府三中心”改革。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继续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关键词】创新驱动。提升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水平。支持安琪生物技术研究院、宜昌磁电子研究院、兴发磷化工研究院和南玻硅材料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确保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加快打造创新创业之都。确保求索 众创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16、确保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 10%以上。全面实施质量强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4 件以上。【关键词】有效投资。突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大领域,确保投资总规模突破 3500 亿元。谋划和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笼子。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 活动,加快推进 100 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首批 28 个市级 PPP 项目落地。设立“宜昌 PPP 民生事业发展基金” 。支持市级四大控股集团开展市场化融资,力争全年融资 400 亿元以上。【关键词】人才保障。确保市人才公寓示范小区年内交付使用。统筹推进 “111”企业家培育工程、新生代企业家 “菁英计划”、名师名医名家培育工程、“金蓝领”开发工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程等系列人才工程。加强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新增高技能人才 6000 人。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任务之二:突出产业转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词】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