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61666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汪应洲 刘发金 高强(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 虽然这些离家出走的学生是极少数,可是带来的影响却很大,孩子离家出走不仅对他们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给自己的亲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 时给社会治安带来了 隐患, 这一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高度重视,并连同社会相关部 门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呢?应怎样帮助这些学生重返校园?应怎样预防学生离家出走呢?【关键词】:学生 出走 教育 策略 一、学生离家出走的类型心理学家对离家出走的孩子作过分析,基本上可以

2、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逃避型。这类孩子家庭自然结构损伤或破坏、生活坎坷 ,长期生活在缺少温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他们中大部分人学习成绩较差,但父母要求过严,标准过高,为了免受打骂,便一走了之。沉闷的家庭气氛,繁重的学习压力和严厉的惩罚都是青少年逃避家庭的主要原因。二是向往型。这类孩子中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但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中的有些人崇拜社会上的一些所谓的“能人”甚至文艺作品中的黑社会老大等犯罪分子,认为他们有本事,有能耐,为此而不惜离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目的”和“理想”。 三是报复型。此类孩子因受到(或自以为受到)家长的不公正对待,因此离家出走,进行报复。他们

3、以离家出走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并以此来惩罚家长,还觉得越是家长害怕的事越有意思,潜意识里使家长害怕着急让他们内心有一种快感。四是盲从型。此类孩子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他们的出走并非处心积虑,周全后做出的,具有相当的轻率性,这类孩子思维比较简单,思想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出走便后悔莫及。1二、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初中学生为主,男孩居多,也有女孩。导致这一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而外在原因更直接地促成了少年离家出走。(一)内在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身心发展出现不均衡现象:身体发育很快,但心理发育还没成

4、熟。他们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力图摆脱对大人的依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作主,没必要事事依赖于父母。这时如果父母再对孩子的事情(尤其是自认为正确的)横加干涉时,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的对立情绪升级,进而与家长“闹独立”,家庭关系开始紧张。这时期的孩子还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如果家长还象从前那样对待他们,动辄打骂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发展到出走。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思想单纯幼稚,实际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控制力差,容易受社会上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走上邪路。当然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他们出现个性障碍,个性障碍是他们离家出走的个

5、性基础。(二)外在原因1.家庭方面:家庭不幸、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我国学者戴福强等对初中生离家出走的因素做了全面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年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青少年社会性特征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庭里他们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等。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成员的关系情况必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国内外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早期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的一生。2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1)当今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断地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把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完全

6、不顾孩子的承受力和感受,把孩子看得死死的。各种成才培训,如写字、画画、钢琴、舞蹈,占去了他们应有的时间,孩子没有了快乐,没有了自由,没有了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简直成了为父母争脸面的一枚棋子,任由父母摆布。因此,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只得谎报分数,甚至不堪心理重压离家出走。可以说孩子的离家出走是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抗。这种教育方式,深深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导致了孩子的反感,在家庭中长期感受不到心理支持的他们就转向了学校和同伴,而在不受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跟不良少年交往,形成不良行为。3(2)家庭结构不全或者破勋,尤其是父母分居和离异会导致弱小的孩子从精神到生活都得不到细心的呵护。这

7、些孩子没人疼,没人爱,更不要说享受“家”的温暖,甚至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这是他们不辞而别的主要原因。而长时间生活在充满冲突的家庭气氛中的儿童(尤其是父母之间相互争吵),由于缺少爱的阳光,心理阴暗,这极易形成许多不良个性。(3)“留守孩”往往有父母,但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力不从心就是过分溺爱,这就极易使儿童形成许多不良个性。在所有影响孩子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研究发现,家长如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养态度,孩子就显示出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稳定等性格特征;如果家庭采取的是拒绝的、

8、干涉的、溺爱的、支配的、独裁的、压迫的态度,孩子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反抗性和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4 2.学校教育方面现在的教育过分注重文化课考试分数,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围绕“成绩”这个中心来要求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就是坏学生。学生一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不仅教师和同学认为他们是差生,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和孩子自己也认同自己的“差生”地位。这样一来,这些学生没有了信心,常常感到巨大的挫败感,觉得上学犹如受罪。为了适应评价,青少年学生就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只要能提高成绩,什么都要做,只要与成绩无关,什么也甭想做。无聊的教学方式很

9、快就葬送了学生的兴趣,而过多的考试则造成了太多的“差生”。于是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功课、成绩压得口喘不过气来,但是又无法与家长说知心话。对于这些生活在“妈妈的叨唠、爸爸的训斥、教师的冷眼、同学的讥笑”中的青少年,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家出走了。5近年来虽然“减负”呼声渐高,但由于社会对学校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不但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甚至连课余活动都很少,于是学生就逐渐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学习是种受罪。于是有些学生便选择以逃学或出走的方式来解脱“学习”,去追求在他们看来是轻松、愉快、没

10、有丝毫压力的浪子生活。(1)片面追求升学质量,学生不堪学业重负。传统的教育观念,一向重视程式化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对孩子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的实施还只是浮于表面形式,有的老师不改进教法,仍是以时间加汗水来追求所谓的质量,繁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供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被压抑、被窒息,心理能量被超负荷地透支,孩子深感身心疲惫不堪,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便选择离家出走这一逃避方式。(2)教师教育方法陈旧,学生情感屡屡受挫。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出走的重要原因,有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对待成人的方法对待充满稚气的孩子,一味地靠重压让学生出好成绩;有的

11、不顾学生的个性特点,观念陈旧,教法死板,一刀切,一样齐;一旦学生成绩不好,便责骂、惩罚,或者讽刺挖苦,或者赶出教室、停课检查,或者打骂学生,或者借助家长的威力来慑服学生,强制转学或退学这些做法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不满和不信任。对于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在家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歧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承受这样的压力的,摆脱这种环境是这类学生普遍的心理要求,采取离家出走的行动即是他们对环境的反抗。(3)失败体验太多,迷失了自我。在漫漫的求学路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屡遭失败。而教育者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学生以有力帮助的话,则会使他们失败的体验愈积愈多,随之,对自己的自信度也

12、就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必然会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就会发生怀疑,甚至动摇,就可能会茫然的去漂流、去寻找,寻找那已经失去的自我。(4)社会适应性差,盲目赶时髦。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业之中,很少参加课外活动,缺乏实践经验,缺乏生活经验,很难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社会适应性差。一旦自感承受不了,就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逃避,离开现实去寻找自己理想中那没有烦恼、没有忧愁的一方“净土”,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解脱。这样,他们在流亡中,遇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群体的引诱,还可能参与到一些危害社会的活动中去,走上邪路。3.社会方面:负面的信息与过强的诱惑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市场较为混乱,各种

13、游戏娱乐场所,如歌厅、舞厅、台球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卡拉厅、网吧等遍布街头, “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形同虚设,一些学生分辨能力弱,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以至这些场所对他们产生不小的诱惑,他们经常出入其间,有的沉溺于网上聊天;有的被充满刺激、色情、恐怖的电子游戏和录像吸引;有的在充斥街头的非法出版物地摊前久久不愿离去;有的甚至步入灯红酒绿的歌舞厅以至于出了违法乱纪的事。他们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醒悟时则已为时过晚。其中一部分人迷恋外面的精彩世界,造成了离家出走的事时有发生。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网络三大杀手。网上信息杂乱,离家出走宝典、离家出走指南之类的信息随处

14、可见,这更助长了青少年的出走;网络聊天给人一种遥远的亲近感,有的青少年沉迷于此,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于是便不惜千里相会,最近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当前的影视和娱乐场所给青少年学生也带来了过强的刺激诱惑。6三、 预防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对策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离家出走的问题,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最严重。而且离家出走的往往是在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管教比较严厉,学校老师压力大的情况下发生。而家庭生活艰苦,家长和教师比较开朗,孩子则不容易出走。那么怎么样来预防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呢?面对出走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呢?(一)家庭方面1.率先垂范,做好孩子启蒙老

15、师.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最早的偶像,是他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著名教育学者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要转换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认清自身角色,在“言传”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不要重“言传” ,轻“身教” ,造成“言传”与“身教”不一。

16、这会使青少年内心十分矛盾,丧失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对整个社会及其现实产生怀疑。因此,青少年离家出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的惩罚。2.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肯定孩子.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是调动子女积极心态,塑造子女良好品行,克服不良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父母应多用肯定性、赞赏性、鼓励性的语言,对子女做出积极的评价,杜绝子女的不良行为,但是奖励与惩罚不能太过,尤其是对于惩罚,必须采用慎重态度。因为惩罚会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从而拒绝作出服从行为,甚至做出相反的反抗行为。7 对孩子采取随意斥责、责骂,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行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子女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孩子讨论该行为错在那里,并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