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53658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一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 5 个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朗读,反复吟诵。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

3、一起来欣赏。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2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 b 涤 d 埃 i 灌 un 溉 i(2)词语: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气概 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指导朗读中心句。4、质疑:(

4、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2、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

5、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写本课词语。2、判断:(1)“涤”就是洗。()(2)乳“的部首是“”()(3)“尘埃”的拼音是“chni”()(4)“哺”的声母是“L”()3、指名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3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2、细读第一段。(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指名朗读。(3)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思考:“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

6、海口是东海)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3、细读第二段(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

7、热爱祖国)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四、了解诗的特点:1、压韵、整齐、精练。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五、课堂作业: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六、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板书:1、长江之歌、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教学反思: 4三亚落日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

8、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词语小黑板、挂图、幻灯、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播放课文录音。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美妙绝伦风情挺拔俊秀软软地活泼毫无倦态依旧赤朱丹彤溅出收敛硕大无朋光芒悄然无

9、声边缘缘故水波不惊顽皮玫瑰涨溢灯盏、朗读词语、交流词语意思:5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三、理清课文脉络你以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第一部分(1)点名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第二部分(2)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第三部分(3-5)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四、作业1、习字册描红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佳句。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

10、在我国的南方,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的日落景象富有诗意,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三亚欣赏美丽的落日。2、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三亚地处热带,所以它有着许多独特的热带风光。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欣赏欣赏三亚的热带风光,把你认为最美的热带风光介绍给同学。2、交流:海与天蓝极了椰树挺拔俊秀海鸥洁白沙滩细腻松软3、小结:的确,三亚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地方。你们看,那里的天和海蓝极了。(引读: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挺拔俊秀的椰子树沙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4、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11、第三五自然段1、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6呢?轻声读第三五自然段2、日落的过程是有几幅画面组成的?读一读课文 3、4 自然段,找一找,按时间顺序简要地说一说。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3、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把他找出来读一读。4、学生选读交流帮助理解第三幅:(1)、你从哪里看出太阳很活跃?(2)、这时候的太阳和第一幅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在太阳的映照下,海水发生了什么变化?(4)、太阳是怎样落水的?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4 自然段6、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发出赞叹齐读第五自然段三、练习说话,总结全文1、三亚落日的确很美,你们想

12、不想来赞美它呢?请自选一幅,用“三亚落日,你()”的格式说一段话。、小结:大自然懂得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四、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要求:练习背诵课文,总结课文,完成练习。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二、指导背诵、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画面。、轻声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诵。三、迁移练习以“三亚落日”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从太阳、海水两方面描绘,也可以选择日落时的一个画面描绘

13、。四、作业、摘录课文中描写落日的你喜欢的语句。、组词7软()浅()敛()玫()次()溅()剑()枚()丹()硕()悄()张()彤()领()消()涨()、多音字组词悄qiao()qiao()附板书:2、三亚落日像孩童真有诗意像灯笼像跳水员教学反思:3、烟台的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壮观,壮丽,惬意,呢喃细语,轻盈。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3)读写结合介绍某一地方的海,进行课文仿写。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8的物质、

14、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因为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关键之处。同时从文章写作结构上来说也为后面三个季节的分析起到指导作用。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壮观,壮丽,惬意,呢喃细语,轻盈。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题:1 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2 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

15、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3 揭题。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2 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3 检查自学:(1)读生字及词语。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峻岭过滤宛如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2) 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3) 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4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5 分清段落层次。三、学习第一段:1 齐读2 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9四、写字指导1 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2 用钢笔描红、临写。五、作业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一 二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过渡: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