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53645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教科版科学作业本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1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 显现人眼所看不清的 (细微之处) 。2、放大镜使用: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 , 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 (来回移动) , 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最早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13 世纪的(培根)根据老师(格罗斯泰斯特)的建议设计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 (凸起程度越大) 放

2、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常见物品中(球形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水滴、盛有水的玻璃杯、鱼缸等都有放大的作用。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比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触角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状的,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天牛的触角是(鞭状)的。用放大镜看电视屏幕图像,发现萤光点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像食盐、白糖、味精的

3、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类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 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金字塔) ,有的像(一簇簇的针)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降低温度法)。8、常见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雪花、长石、石英、云母等。常见非晶体有:玻璃、橡胶、石腊、松香、珍珠、琥珀等。9、17 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0、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它使人们能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物体的(精细

4、结构) 。1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发现了(微生物) 。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212、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 。13、1663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大量研究表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4、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结构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5、 生物细胞的 (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是

5、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它能(运输、储存能量、杀灭细菌病毒、制造养料、遗传、繁殖、生长)等一系列的作用。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还能和病毒作战。16、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可在载玻片上加少量(脱脂棉纤维) ,也可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边缘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17、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 (鼓藻) 、 (船形硅藻)等。18、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 (能繁殖)

6、等。19、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观察范围得到拓展。经历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物体)放大镜(能看清一些物质的晶体等细小结构)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细菌和病毒)扫描隧道显微镜(能观察到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 。20、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7、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 、 (形状) 、 (大小)等,没有产生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3质) 。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3、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明显变化,这是(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5、一些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个部分中,会伴随明显的 (物理变化) , 如蜡烛燃烧时从固体的蜡烛熔化成 (液体的蜡烛

8、) 、白糖加热开始时融化成(液态的糖) 。6、米饭中含有(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混合,产生了一种(有甜味的新物质) 。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7、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常见含有较多淀粉的食物有(马铃薯、番薯、米饭、面粉,馒头、玉米等) ,不含淀粉或含量少的食物有(白糖、食盐、肉、鸡蛋、黄瓜、青菜、桔子等)8、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有:(杯子里产生了大量气泡) 、 (杯壁摸上去感觉有点凉) 、 (杯子底部有透明液体和白色物质) 。9、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中比例是(1:3) ,混合后

9、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一种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颜色、光泽、手感、敲击、导电性)等方法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2、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在盐水的环境中生锈的速度(更快) 。13、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在铁表面涂上油漆、也可涂上一层油、也可把它放在干燥的环境中、还可以在它的表面镀上其他金属等) 。14、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 、 (发光发热) 、

10、(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物)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5、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 发生了(物理变化) 。16、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加工木材制成桌椅、泡茶、温度计、玉石加工等都是(物理变化) ,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吸收、水泥制作、烟花爆炸、煤石油的燃烧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第

11、三单元 宇宙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质量是地球的(1/80) ,体积是地球的(1/49),直径是地球的(1/4) 。2、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无人月球探测器登月考察) 。3、1969 年 7 月,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农历初一称为(朔)也叫新月,农历初八称为(上弦月) ,农历十五称为(望)也叫满月,农历二十三称为(下弦

12、月) 。5、月相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 ,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 6、判断天空中的月相的简单方法:面向(南方)观察月相,月亮西边部分亮是(上半月) ,东边部分亮是(下半月)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 、 (方向)也就不同。8、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目前主要有二种形成假说:(火山喷发说)和(陨石撞击说) 。9、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 ,这种

13、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 、 (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0、 (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5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1、在农历(初一)时,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 ,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 , (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就只能看到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太阳,于是发生了日食。12、在农历(十五)时,当月球运动到(地球背面) ,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 ,(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地球上的人就只能看到一部

14、分或者全部看不到月亮,于是发生了月食。13、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 ,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 ,有(月全食、月偏食) 。 14、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 ,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矮行星) 、 (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6、 太阳直径 140 万千米,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行星之最:(水星:离太阳最近,最小,公转周期最短。金星,

15、离地球最近,自转周期最慢。木星:最大,自转最快。海王星,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最长)18、 为了便于辨认星星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 、 (动物)或(其他物体) 的形状, 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全天有(88)个星座。19、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是不同的。20、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1、 (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 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2、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夏季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天蝎座) 。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3、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4、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 (织女星)属于天琴六下科学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姓名 6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 。 25、银河实际是由许许多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