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533068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 页数:196 大小: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_修订版(东南大学程建川教授)讲解(1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修订,程 建 川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008-9-23,提纲:,背景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体系 规范主要修订内容,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公路城市道路)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以人为本、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公路图片,城市道路图片,背景,2004年 全国公路勘察设计研讨会,提出“六个树立、六个坚持”的设计新理念,“六个树立、六个坚持”,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第二,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第四,坚持质量第一

2、,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第五,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第六,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相关标准规范指南简史,2000,注重道路本身、路内,注重人、车、路、环境,年份,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Highway Design Guidelines under Flexibility,新理念灵活性(Flexibility)、宽容性(Forgiving)、综合敏感性(Context-Sensitive); 新理论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理论;,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998局部修订; 很多城市有相应的补充、地方规定(集

3、中在断面设置、交叉口、公交、人行道设计等) 已经等待得太久,太久,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第一感觉:名称变了。 为什么?, Highways Streets,AASHTO 2004,俗称绿皮书,A Policy o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2007,什么是标准、规范、指南、手册?,辞海中“规范:标准;法式。”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 规范的定义包含标准,标准是规范的内容之一。,什么是标准、规范、指南、手册?,标准:最基本的原则,定性多于定量; 规范:规定、范例,更多具体的指标和实施方法; 指南:规范、标准

4、的延伸,具有导向性,弱强制性; 手册:更加细节化,指导“如何做”。,“城镇道路”还是“城市道路”?,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城市(city)是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市(municipality 、city)指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镇(town)指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 城市规划区(urban planning area )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从城市规划法的定义来看,“城市”包含了“城市”和“镇”,所以本标准称为城市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应

5、更准确。,修订的相关技术指标介绍,公路分类、分级 设计速度(运行速度)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横断面 平面 纵断面 平面交叉 立体交叉,道路分类、分级 计算行车速度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横断面 平纵断面 平面交叉 立体交叉 其他,1 总则,1.0.2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标准执行,改建或改造道路重要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不能达到本标准要求时,需进行安全、技术、经济、环境等论证,可适当降低标准。(老规范总则“1.0.2: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范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作合理变动,待改造后达到规范要求”) 新标准似乎做了让步,说明:1、道路几何指标不是设计

6、考虑的首要或唯一指标,默认“灵活性”;2、现行规范指标较为保守,实际操作中可有比较大的变动空间。,1 总则,城镇道路工程建设应根据城镇规划,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体现城镇特色,和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2 术语,2.0.1 城市快速路 freeway expressway 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并实现道路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2.0.2 主干路 arterial road 主干路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

7、干路,主路以交通功能为主。,2 术语,2.0.3 次干路 minor arterial road 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2.0.4 支路 local road 支路为联系次干路或供区域内部使用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2 术语,2.0.13 枢纽立交 hinge (system)interchange 一般指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高速路或重要主干路相交形成的交通枢纽节点,其主要交通特征是主线车流只存在加减速和分合流,无交织和平面交叉。,2 术语,2.0.14 一般立交 collector-distributor interchange 一般立交主要指主干

8、路与快速路或主干路相交形成的交通转换节点,其主要交通特征是主线车流(主要是转向车流)存在减速交织,或平面交叉。,3.1道路分类与分级,3.1.1 根据城镇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种类型。 3.1.2 根据城镇道路功能、设计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将将各类道路均分为3 个等级。,3.1 道路分类、分级我国台湾,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道路功能定义:,一、快速道路 (快速路) 供穿越城市之通過性交通及供都會區內通過性交通使用之道路。 二、主要道路(主干路) 供交通繁忙地區與外圍重要市鄉鎮間連絡之道路,並兼供穿越城市交通使用;

9、或連絡都市內各分區間之幹線道路。 三、次要道路(次干路) 提供與鄰近社區或鄉鎮或村里聚落間之連絡道路,具連絡主要道路與服務道路之功能。 四、服務道路(支路) 提供各社區或鄰里單元至次要道路之通道,包括集散道路(供地區性活動使用及連接次要道路與巷道)及巷道(供道路兩旁建築物人車直接出入之道路)。,道路分类、分级,目前,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分级, 但对道路的功能分级都有形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划分。它使设计者能重视并清楚地了解所设计的道路的功能, 从而科学和灵活地选用技术指标以达到服务目标。,3.1 道路分类、分级美国,1. 道路分类、分级加拿大,1. 道路分类、分级波兰1/2,1.

10、公路分类、分级波兰2/2,3.1 公路分类、分级德国,3.1 道路分类、分级德国,3.1 道路分类、分级德国,德国按道路功能分为:高速公路、快速干线、主干线、干线道路、集散道路、小区道路。后面4 种主要在城市内部。,3.1 道路分类、分级日本,在道路构造令的说明和运用(2004)中,道路的划分是根据道路种类、规划交通量、道路所在地区及地形状况来确定的。共分为两类四种,各类下再分级。,3.2 设计速度,V(km/h) 40 20 20 20,3.2 设计速度日本,3.2 设计速度我国台湾,V(km/h) 40 30 30 35,3.2 设计速度,3.2.2 同等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的选择,主要与交通

11、量、地形、沿线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工程投资等有关。新建道路根据等级分类设计速度宜采用高值,改造或改建工程受限制时可采用低值。 3.2.3 改造或改建工程有特殊困难时,如商业街、文化街、文物保护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3.2 设计速度,3.2.4 立交主线设计速度应与路段一致,匝道设计速度应根据立交等级、匝道形式、匝道交通量等条件确定,宜为主线车速的0.50.7 倍。 3.2.5 城市快速路或主干路的辅路设计速度宜为主线车速的0.40.6 倍。机非分行的辅路宜取高值,机非混行辅路宜取低值。 3.2.6 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按相交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的0.50.7 倍计算。立

12、体交叉中的平交路口可参照执行。,3.2 设计速度,“计算行车速度”改为“设计速度”,和公路标准、规范一致; 设计车速是当条件良好,道路设计特征均起控制作用情况下,道路特定路段上能保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设计车速一经选定,道路的所有相关特征必须与其配合以获得均衡设计。一条道路的设计车速确定后,相应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超高、最大纵坡、坡长等指标也就随之确定了。,3.2 速度期望速度,期望车速是指在行车辆在不受或基本不受其他车辆约束的条件下,驾驶员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安全车速。 一般而言,期望车速与道路等级及交通状况、在行车辆的性能状况、驾驶员的性格、承运任务的急缓相关。当在行车辆驾驶员感觉行驶过程中的运行

13、速度低于期望车速一定数值时,便有改变其车速的意图。,3.2 速度运行速度,运行车速是在特定路段长度上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由于行车速度是一个随机变量,不同的车辆在行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车速。 通常用自由交通流下测定的各类小汽车在车速累计分布曲线上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运行车速即V85,3.2 速度运行速度,V1020km/h,事故易发。,3.2 速度运行速度的计算05新理念指南,2. 速度运行速度的计算05新理念指南,3.3 设计车辆,3.3.1 城镇道路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3.3.2 城镇道路机动车设计车辆包括小轿车、小型客(货)车、大型客(货)车、铰接客车四种

14、,外轮廓尺寸见表3.3.2。,表3.3.2 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单位:m),3.4 最小净空高度,3.4 最小净空高度,3.4.3 与城市公路出入口衔接的市区外围城市快速路和市内的主要货运交通通道最小净空高度采用5m。 3.4.4 专用道路及有超长、超高、超宽车辆通行需求的道路需要根据实际车辆外廓尺寸特殊考虑。 3.4.5 考虑使用期间大修罩面以及冬季积雪因素的影响,宜在最小净空高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3.5 设计年限,3.5.1 满足交通需求的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3.5 设计年限,3.5.2 保证路面平整并具有足够强度的

15、年限为路面结构的设计年限,根据路面结构类型规定如下: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年限根据交通等级分别确定。见12.3.2条之规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为15年,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采用10年,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年。道路罩面大修的年限根据道路当时的使用状况和经济技术论证后确定。 桥梁、隧道结构和与桥梁相连的重要附属构筑物如难以修复的混凝土挡土墙等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3.6 荷载标准,3.6.1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3.6.2城市道路新建和改建永久性桥梁和地道的设计荷载须满足城市桥梁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

16、3.7 防灾标准,3.7.1 抗震设防 3.7.2 防洪、防涝标准 3.7.3 道路防其它自然灾害 3.7.4 道路防火灾、防事故 体现了“安全至上”的理念,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单位:年),4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内容显著加强; 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类似; 对各类道路给出了通行能力的计算和服务水平的分级; 加强了对非机动车和人行交通的规定。,4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分快速路、其它城市道路、交叉口分别说明; 城市快速路根据交通流行驶特征分为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交织区类型,快速路基本路段,快速路不通断面的服务水平要求,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服务水平分为四级。基本路段设计中应采用二级服务水平,特殊情况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分、合流区和交织区以车流密度作为服务水平划分的主要指标,设计中应采用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