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524501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章),第一节 MCS-51单片机结构 第二节 MCS-51的存储器结构 第三节 输入/输出端口结构,第一节 MCS-51单片机结构,一、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二、MCS-51引脚及功能,89C51单片机结构框图,89C51 CPU,振荡器和时序 OSC,64KB 总线 扩展控制器,数据存储器 256B RAM/SFR,216位 定时器/计数器,可编程I/O,程序存储器 4KBROM,可编程全双工 串行口,外中断,内中断,控制,并行口,串行通信,外部时钟源,外部事件计数,P0驱动器,P2驱动器,P0锁存器,P2锁存器,RAM地址寄存器,128BRAM,4KB Flas

2、h ROM,B寄存器,暂存器1,暂存器2,ACC,SP,程序地址寄存器,缓冲器,PC增1,PC,DPTR,中断、串行口和定时器,PSW,P1锁存器,P1驱动器,P3锁存器,P3驱动器,定时控制,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OSC,ALU,P0.0-P0.7,P2.0-P2.7,P3.0-P3.7,P1.0-P1.7,XTAL1 XTAL2,PSEN ALE EA RET,89C51单片机 内部结构图,P0驱动器,P2驱动器,P0锁存器,P2锁存器,RAM地址寄存器,128BRAM,4KB Flash ROM,B寄存器,暂存器1,暂存器2,ACC,SP,程序地址寄存器,缓冲器,PC增1,PC= 00

3、00H,DPTR,中断、串行口和定时器,PSW,P1锁存器,P1驱动器,P3锁存器,P3驱动器,定时控制,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OSC,ALU,P0.0-P0.7,P2.0-P2.7,P3.0-P3.7,P1.0-P1.7,XTAL1 XTAL2,PSEN ALE EA RET,89C51单片机 内部结构图,MOV A, P0 E5 80 执行过程,CPU从功能上可分为 控制器 运算器ALU,CPU,算术逻辑单元,单片机的核心 产生各种控制信号 控制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的数据传送 控制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以及位操作,总线(bus)将多个部件连接起来并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结构的特点:

4、结构简单、规则、易于扩展,8051=8位CPU+4KBROM+256BRAM+2x16位定时/计数器+4x8位I/O端口+全双工串行口,256BRAM:,4KBROM:,程序存储器,存放事先写好的指令,数据存储器,保存运算过程的结果,低128BRAM,特殊功能寄存器(SFR),高128BRAM,存储器,存放事先写好的指令, 或大量的处理结果,存储量大,使用时需给出每个单元的地址,寄存器,使用时可以用寄存器的名称,也可以用地址,用于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中间结果,或地址的电子单元,ACC DPTR P0 P1 P2,数目不多,使用频繁,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I/O口,单片机与外界联系,进行中

5、断处理,进行定时计数控制,串口,串口通讯,并口 8条线,串口 2条线,二、MCS-51引脚及功能,805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VPD RXD/ P3.0 TXD/ P3.1 INT0/ P3.2 INT1/ P3.3 T0/ P3.4 T1/ P3.5 WR/ P3.6 RD/ P3.7 XTAL2 XTA

6、L1 Vss,Vcc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EA/Vpp ALE/PROG PSEN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二、MCS-51引脚及功能,40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DIP)形式,4类引脚,1、电源引脚,2、外接晶振器引脚,3、控制信号引脚,4、 I/O(输入/输出)引脚,1、电源引脚,提供工作电源 Vss(第20脚) :接地 Vcc(第40脚) :主电源+5V,产生时钟信号(1-12MHz) XTAL1 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放大器输出端,2、外接晶振器引脚,振荡周期、时钟周期、

7、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1振荡周期: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2时钟周期: 是振荡源信号经二分频后形成的时钟脉冲信号,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目前的主频已达12GHZ,主频,3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4指令周期:是指CPU执行一条指令所 需要的时间。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含有14 个机器周期,P1,P2,S1,P2,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XTAL2 (OSC),S2,S3,S4,S5,S6,S1,S2,S4,S5,S3,S6,P1,P1,P1,P1,P1,P1,P1,P1,P1,P1,P1,P2,P2,P2,P2,P2,P2,P2,P2,P2,P2,例

8、:若MCS-51单片机外接晶振为12MHz时, 则单片机的四个周期的具体值为:,振荡周期,1/12MHz1/12s0.0833s,时钟周期,1/6s0.167s,机器周期,1s,指令周期,14s,3、控制信号引脚, RST/VPd (复位端/备用电源接入端) (9脚) 复位使单片机内部寄存器初始化,复位电路,复位条件:RST端有足够长时间(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信号,上电复位电源开关闭合时自动复位,上电复位/按键复位 按键压下时手动复位,ALE脚可以提供相当于1/6主频的对外时钟脉冲信号, ALE/ (地址锁存允许/EPROM编程脉冲)(30脚),P1,P2,S1,P2,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

9、器周期,机器周期,XTAL2 (OSC),S2,S3,S4,S5,S6,S1,S2,S4,S5,S3,S6,P1,P1,P1,P1,P1,P1,P1,P1,P1,P1,P1,P2,P2,P2,P2,P2,P2,P2,P2,P2,P2,ALE脉冲可用于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锁存低字节地址,12位地址的低八位,12位地址的高四位,提供低八位地址,提供八位数据,提供锁存脉冲,用于提供编程脉冲, ALE/ (地址锁存允许/EPROM编程脉冲)(30脚), (片外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29脚),当CPU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 此端输出的负脉冲将可作为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单片机 8031,P2.4,P2.0

10、,A8,A12,ALE,74LS 373,G,2864,A7 A6 A5 A4 A3 A2 A1 A0,D0 D1 D2 D3 D4 D5 D6 D7,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OE,CE,Q0 Q1 Q2 Q3 Q4 Q5 Q6 Q7,D0 D1 D2 D3 D4 D5 D6 D7,P2.7, / Vpp (31脚),=1,=0,VPP对EPROM型单片机提供+21V的编程电压, / Vpp (31脚),在单片机无需外扩存储器时,这4个端口可以作为一般寄存器或位开关使用,P0、P1、P2、P3,P0P3是8051单片机与外界联系的4个8位 双向并行I/O口,4、 I/O(输入/输出)引脚(共32个引脚),P0P3将承担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作用,P3口的每一位都具有第二功能,MCS-51单片机的片外总线结构,AB:,P0口,P2口,DB:,16位,P0口,8位,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