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461642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87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理论成果,-4-,-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 1.背景 (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蓬勃兴起。 (4)个人:孙中山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2、。孙中山在民报(1905年创办)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内容,帝制,-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知识拓展】 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家给人足,-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评价 (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 。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结束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了巨大的作用。 (

3、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 1.背景 (1)外因: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2)内因:孙中山不懈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思想的转变。,-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内容 (1)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 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

4、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国民党,帝国主义,-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作用 (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2)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b) 1.背景 (1)近代资产阶级的改良方法和革命方法均未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使“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追求

5、。 (3)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心城市起义失利的教训;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成功经验。 2.时期: 时期。 3.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井冈山,-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理论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主要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b) 1.确立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条件:长期参加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历以及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相对稳定的环境,使毛泽东有

6、条件总结过去的革命斗争经验并进行新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2)内容: 革命性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革命前途: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社会主义过渡。,-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确立: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意义: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为争取 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新民主主义,-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毛泽东思

7、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c) 1.从理论上看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2)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从实践上看 (1)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产物,毛泽东思想逐渐发展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毛泽东思想最突出的成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8、义的转变,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继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2)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邓小平领导工作的恢复。 2.概况: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4.意义: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主题报告,-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b) 1.邓小平“南方谈话” (

9、1)内容:强调判断实践的“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意义: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_的宣言书。,实事求是,-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中共十四大 (1)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

10、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拓和奠基之作) 3.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市场经济,-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及其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在2000年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地位:“三个代表

11、”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23-,一、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24-,-25-,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所要解决的历史命题 1.在“民有、民治、民享”的启迪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力图解决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体制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的愿望。 2.在民主革命任重道远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问题;在冷战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转型,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2、的问题。 3.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等历史命题。 4.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的背景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26-,1,2,3,4,5,6,1.(201811浙江选考,13)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驱除鞑虏” B

13、.“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依据材料孙中山的观点主要是解决民生问题,即进行社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平均地权”属于社会革命的内容,故D项正确。,-27-,1,2,3,4,5,6,2.(20174浙江选考,11)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 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 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而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故C项符

14、合题意。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手段而不是“旗帜”,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28-,1,2,3,4,5,6,3.(201711浙江选考,1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C,解析:本

15、题考查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依据材料中“国家当给以土地”“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可知新三民主义主张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节制资本,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民生问题,而非民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通过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故D项错误。,-29-,1,2,3,4,5,4.(201711浙江选考,1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 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 B. C. D.,D,解析:

16、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故D项正确;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指香港、澳门的回归,故错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错误,故A、B、C三项错误。,6,-30-,1,2,3,4,5,6,5.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