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461173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法提分点2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三步骤分析表达技巧,读文支招,题材暗示诗家语 古代诗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等等。 (1)送别诗 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句,以此统摄全篇,则句句不偏离主线。如送王昌龄一诗,抓住关键句“送君多暮情”“叹息此离别”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等。,(2)写景诗 写景诗往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蒋捷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缥缈的景

2、象,暗衬倚楼人万缕千丝的愁绪。 (3)咏怀诗 咏怀诗,往往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感时等情怀。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等。,(4)咏史诗 咏史诗中,作者往往在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中,融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代表作家。 (5)咏物诗 咏物诗的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作品中的“物”多具有特定的意义。 如梅花象征高洁不渝的品质,牡丹寄寓高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6)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表达悠然超脱、怡然自得的心情

3、。代表人物主要有魏晋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以及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7)边塞诗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等,或抒发边地之苦、思乡之切,或充满豪情,或低沉忧伤。 它形成于盛唐,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典题文本,(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王昌龄 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 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译文】 漕河滔滔,东流远去,暮色茫苍,送君别去,离情依依。

4、分手之际,逗留不舍,只见野寺突出,孤峰矗立。纵目远望,前路漫漫,却无蒲草稗草。夕阳洒满行舟,水波清澈,微微荡漾,令人喜爱。月出林上,举酒饯行,水鸟相鸣,关怀备至。今夜别自白马寺,梦里又见金陵城。离别之际,令人叹息,友人远去,江海悠悠,前路渺茫。,对点解题,1.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解题指导 1.点染手法 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点出离别,为“点”;“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渲染之,为“染”。故“点”一般为点明思想情感等主旨,“染”一般借景物渲染烘托。,2.分析本诗,先找“点”的部分,“送君多暮情”“叹息此离别”为“点”,点明离别之情。“悠悠江海行”也为“点”,点明牵挂不舍之情。中间十句为写景,是“染”,渲染烘托离情别绪。 答案 “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2.“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体现出诗人_的心情。,解析 第一处,可结合词语“淹留他乡”来理解;也可就字面意思猜测,再以诗歌送别的特点来印证。第二处,结合标题及首尾的关键句来填写。 答案 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