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38356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综合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之部 综合测试命题:高山庄 2010-3-20(本试题共 100 分,需用时 90 分钟)第 I 卷(共 45 分)一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烽燧(su) 潦缩(lo) 徙倚(x) 更换(gng)B肯綮(qng) 怵然(ch) 麾下(hu) 歌阕(qu)C欺绐(di) 披靡(m) 刈旗(y) 锱铢(z )D鼎铛(dng) 俳优(fi ) 仇雠(chu) 曝晒( bo)1D(chng pi p)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纹身 破天荒 甘败下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词藻 水笼头 继往开来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2、C录相 里程碑 依马可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阵脚 缉私队 大相径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D A 纹文 败拜/ B 笼 龙 杆竿 / C 依倚 相像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日本律师尾山宏,一位 70 岁的老人, 着巨大的压 力,用自己大半生的 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 。在他身上,人 们 看到了 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 着人们,在捍 卫正义的道路上,人 们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 义响在心中的声音。A承担 追踪 跨越 昭示 B承担 追问 超越 启示C承受 追踪 超越 昭示 D承受 追问 跨越 启示3D 承担:担 负,担当。承受:接受,禁受。追踪:按踪迹或

3、 线索追寻。追问:追根究底地问。跨越:越 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超越:超出,超过。启示:启 发指示,使有所领悟。昭示:明白地表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句是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 ,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D.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4B A. 有声有

4、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这里可用“绘声绘色”(指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B. “权宜之计”: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C.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与句意不符。D.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 议论新奇惊人。用于媒体的消息惊人,属误用。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政府将医疗体制改革委托给了包括国内著名高校、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 6 个机构,每个机构将各自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一套方案。B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C中国证监会所属的应急处理中心监

5、测互联网,在某证券网站提供的多款证券交易软件的安装程序中捆绑了木马程序,这对网上金融交易危害极大。D认真学习口腔保健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是我们获得口腔健康的有力保证。5D. A 把“ 改革 ”委托,搭配不当 B. 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C. 缺谓语, “在某证券网站” 前须补“发现”一类的动词谓语。二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69 题。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又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6、)A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徒:徒弟。B皆好辞而又以赋见称 辞:文辞,这里指文学。C竟为秦所灭。 竟:竟然。D其后楚日以削 削:减少。6B (A 项 中“徒”应为“ 这些人”。C“ 竟”应是“终于” 。D“减少”不准确,应为“ 缩小”或“削弱”)7找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然皆祖屈原从容辞令。 B其后楚日以削。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7B(“日”是名词做状 语, “一天天地” 。其它三 项都是名词活用做动词。 “祖”活用为“学习、 继承”;“王”活用为“称王”“做大王” ;“白衣冠 ”活用为“穿着白色衣冠 ”。)8 “祖屈

7、原从容辞令”一句中“从容”属古今词义不同的语言现象,找出下列句中与“从容”现象不相同的一句。 (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今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D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8D(D 句中“往来” 是偏义复合词,意偏在“往”。A 中的“颜色” 为“脸色”, “形容”为“形体、容貌” 的意思。B 中“非常”意为“不平常的事。 ”C 中的“ 明日”即“第二天”“旦日的后一天”。)9 “见”有不同的义项,下列句中表被动的一项是:A君既若见录。 2B世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C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D慧星见于东方。9B A 放在动词

8、 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B 表被动;C 看见;D 通“现”。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5 题。王烈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乡党归仁。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

9、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邂逅迷惑 邂逅:偶然,一时B遂使人推之 推:访求C人能有感 感:感想D其诱人也 诱:诱导10C(感:感化,被感化)11比较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

10、断正确的一组是( )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乃语之而去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A句和句相同,句和 句不同B句和句不同,句和 句相同C句和句相同,句和 句相同D句意义全不相同11D(1)表转折, (2)于是,就(3)是,表判断(4)才)1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成德立,乡党归仁 乡党:同乡人B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恶:羞耻与罪过C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 购募:招求失主(来领取)D间年之中 间年:隔年12.B(耻恶:以恶为耻,不是并列 结 构)以下 13、14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3.是知耻恶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 )A他知道

11、什么是羞耻和罪恶。就派国内的人都学习他,各条街道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B他懂得什么是应该羞耻和厌恶的。于是让地方上的人表彰那个人居住的村子而使人觉得不同一般。C这是懂得作坏事是可耻的表现。于是让地方上的人表彰那个人居住的村子而使人觉得不同一般。D他明白了以作恶为可耻的道理。就让国都里的人表彰他居住的街道而使人觉得不一般。13.C14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 )A韶乐经多次演奏,舜帝的客人都能和着唱起来了,人能受到感化,才达到这个地步啊!B韶乐好不容易才创制,还担心客人难以唱和,要感化一个人,也跟这一样啊!C韶乐经多次演奏,虞舜的客人都能和唱,要想坏人受到感化,就要这样啊!D

12、韶乐很不容易演奏,常担心人们难以唱和,让坏人受到感化,就跟这个道理一样啊!14.A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烈劝诱人从善,从不管那人性格脾气怎么样,他只靠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诲人。B王烈给盗牛者赠布,是因为他认为盗牛者能悔恨自己的过错,懂得以恶为耻,这样的人将要产生善心,于是给他布劝他作好事。C “代担人”拾到老父之剑后,先是想放下剑离开,但担心别人拾去后,失剑人会永远失去宝剑,想捡回去再求失主,又怕出差错,于是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失主出现。D盗牛者做了坏事怕让王烈知道,老父发现有人做了善事又急着要告诉王烈,这都说明王烈的英名和道德修养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人们都非常推崇他。15.

13、A(“不因其性气” 是不靠发脾气 训人, “其”代王烈)第 II 卷(55 分)三 (本大题共 26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8 分)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16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 (4 分)17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4 分)316顺 德果真能 够 有益于国家的话 ,我可以和他共享 (内廷)库房中的(财产) 。

14、17还 是念及他有功于国,没有降罪于他。(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0 分)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 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8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 分)19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 分)20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 分)18堕花;老柳;开 过花的樱桃19虚写 (

15、或“ 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 分) ;化用典故(前人诗 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 分)20“点”或“ 破”(2 分 );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8 分)21(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 , 。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1.(1)淮水东边旧时月(2)暮霭沉沉楚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