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电大《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真题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66383407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7月电大《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7月电大《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7月电大《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真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环境水力学 试题2012年7月一、 判断题(正确画,错误打) (每小题3分,小计15分)1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细菌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 )2废水的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 )3 一般来说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的自净能力较强。( )4 在水体污染监测断面中,控制断面应布设在污染排放口上游未受污染处。( )5 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但是它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小计30分) 1资源水利的核心是( )。A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B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C注重

2、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 D 工程的技术可行性2 化学物在水环境中吸收了太阳辐射波长大于290nm的光能所发生的分解反应称为( )。A 水解反应 B 化学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 D 光解反应3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 )。A 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 B 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 C 底泥的污染物释放 D 溶解氧含量提高 4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一般不应超过( )度。A 1 B 5 C 1 5 D 305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满足( )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A 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 B 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C 恒定均匀,充分混合 D 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6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

3、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 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 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 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7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是( )。A 清单法 B 网络法C 叠图法 D 投资效益分析法8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指标是资源指标和( )。A 生活指标 B 生态指标C 生产指标 D 公共设施指标9水体污染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属于( )。A 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C 生物作用 D 生物化学作用10( )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A 水 B 植物 C 动物 D 人类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小计40分)1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几部分

4、组成?2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指什么?其危害是什么?3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4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四、 计算题(每小题15分,小计15分)若某水库枯水期库容4108m3,枯水期80天,该湖水质标准BOD5浓度为4mg/L,BOD5起始浓度为14mg/L,枯水期从湖中排出流量为 5106(m3/d),污染物质自然衰减系数为0.1(1/d)。试求水库BOD的环境容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环境水力学 试题参考答案2012年7月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每题3分,小计15分)1 2 3 4 5二、单项

5、选择题(每题3分,小计30分)1B 2D 3 D 4B 5 C 6A 7C 8 B 9C 10 A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小计40分)1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演变、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生态系统由四种基本成分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1)生产者凡含有叶绿素的绿色植物(包括单细胞的藻类)以及化学能合成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产者是生命能量的基本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

6、素。(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从中获得能量的异养生物,主要指各种动物、营寄生和腐生的细菌类,也应包括人类本身。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3)分解者分解者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简单化合物或“无机盐”,部分用于保持自身生命运动,部分又回归环境,重新供植物吸收、利用。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它们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从而保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4)非生物成分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也叫做非生物环境)是生物生存栖息的场所、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有机体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7、,也是物质交换的地方。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及其他物理因素;无机物质,如C、N、H、O、P、Ca及矿物质盐类等,它们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生命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腐殖质等,它们起到联结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的桥梁作用。以上四部分构成了生态系统有机的统一体,四者相互间沿着一定途径不断进行着物质方面的循环和能量间的沟通,并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保持动态的相对平衡。2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指什么?其危害是什么?水体富营养化指氮、磷等植物养料随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后,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过量繁殖,水中溶解氧相应急剧减少,从而使水质恶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危害是:

8、(1)使水质恶化,水体生态平衡被破坏水体的富营养化会使水质恶化,透明度降低,大量藻类生长,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底中的有机物处于腐化状态,并逐渐向上层扩展,严重时,可使部分水域成为腐化区。这样,由一开始的水生植物大量增殖,到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并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2)使水体失去水产养殖的功能对具有水产养殖功能的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使一些藻类大量繁殖,使饵料质量下降,影响鱼类的生长,同时藻类覆盖水面再加上藻类死亡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缺氧大批死亡。(3)危害水源,破坏水体的供水功能对具有供水功能的水体,由于富营养化,大量增殖的浮游生物的分解产生异味,硝酸盐

9、、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大,它们是强致癌物亚硝酸胺的前身。另外,人畜饮用富营养化的水还会使血液丧失输氧能力。3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答:对水量调出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下游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2)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3)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

10、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及河口稳定。4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征,选用评价的环境因子,按不同层次建立环境因素集,形成评价对象系统的树状结构。(2)将各层次的环境因子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确定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值、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层次的权重值,得到的各层次模糊关系矩阵。(3)根据基本层次(可量化环境因子)的模糊关系矩阵,从最低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再进行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循环往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与矩阵运算。(4)最终获得水电工程对环境(对象系统)总体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四、计算题(共1小题,小计15分)解: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