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325714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嬪变过程。 皇帝州剌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增加镇压诸侯谋反、民众反抗的权力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的权力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2、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2、3、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子弟和普通民家的优秀子弟, 学校来的“生徒”是唐代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 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B.平民有机会步人社会上层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4、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B.缓和蒙汉矛盾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发展地方经济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

3、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B.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C.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6、汉昭帝时,大司马霍光辅政,霍光对当时的丞相田千秋宣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B.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C.二人分掌内政和外交D.大司马不如丞相权力大7、汉初,分封王国时规定王国的傅、相等官员由中央任命,同时实行封国与郡县交错并存的政区体制。由此可知.当时( )A.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教训B.各封国的政治地位较高C.中央有意防范封国势力膨胀D.各封国的管理人才短缺

4、8、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B.门第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C.世卿世禄制开始衰微D.选拔人才由中央下放到地方9、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定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10、1071年,宋朝大臣文彦博对宋神宗说:

5、“(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C.由中央掌控地方陚税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11、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制,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分化地方权力C.处理民族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12、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代( )A.宰相

6、的权力进一步扩大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唐代的监察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地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糾。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以下对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

7、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 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漸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敗立法包括:1889年的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敗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敗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 其具体权

8、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敗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敗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摘编自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英国建立反腐败机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

9、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材料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哪一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

10、释考查汉朝统治政策调整的背景。从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中可以发现,其内容反应的社会问題越来越多,如“地方大族兼并土地”“诸侯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故A项正确;材料中镇压诸侯谋反、民众反抗”不能说明王国问題已经解决.故B项错误;刺史在材料涉及的时期仍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官员,而非地方行政长官.其权力加强与地方权力加强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中都能体现刺史对地方的监察职能.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两宋和明清时期的进士近一半出自平民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11、,因此选C项。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A项与材料“主要来源之一”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招收普通民家的优秀子弟”可知,乎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故B项正确;材料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子弟和普通民家的优秀子弟反映了生徒来源.与生徒人数无关.故 C项错误;D项所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容易使地方势力凭借自然条件大江大河和高山等 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元朝“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显然是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选C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

12、考查唐代三省制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拥有不同的权力,分工合作,彼此制衡,故C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三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制是专制统治的产物,与民主政治无关.故排除A、B、D三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中外朝制度.汉昭帝是汉武帝的继任者。题干中,霍光代表的是内朝权力系统,拥有决策权;丞相田千秋代表的是外朝权力系统, 拥有执行权。“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反映的是汉代中外朝制度下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故A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初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

13、亡教训.认为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因而实行封国制但体现不出材料的郡国并行和中央对封国的控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王国的傅、相等官员由中央任命”可知各封国的政治地位并不高, 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在人事任免上以及用郡国交错的方式防范封国势力膨胀.故C项正确:各封国的管理人才短缺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材料提到夏、 商、西周三代以学在官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活跃.养士成风;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全国范围的察举和征召;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代开始科举取士。这些反映了我国选官制

14、度的发展趋势是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故选 A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A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材料没有说明中正对评定官品的重要性,故B 项错误;政府在选官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得出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故D项正确。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 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强调皇帝对士大夫的倚重,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故A项正确;世家大族在朝廷担任要职与宋代政治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是宋代强干弱枝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由材料“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可知,元代的行省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里的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本身就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宰相人数多,无法判断是否有很高的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