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25035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李玲 1 陈前琼 2 魏清琳 (1.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73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5 医院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摘要 魏清琳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指针等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证多获良效。本文从重用背部腧穴、创用颈阔肌投影区取穴法、巧用轻提拉浅透刺提拉针刺法、重视身心共调、医患互动等方面,介绍魏清琳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为临床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针灸推拿;名医经验Clinical experience of Wei Qing-lin on the treatment of intra

2、ctable facial paralysis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Li Ling 1,chen qian-qiong 2,Wei Qing-lin (1. Gansu College of TCM, Lanzhou 730000,China; 2.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5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College of TCM)ABSTRACT: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Wei Qing-lin on trea

3、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emphasizing back acupoints, creativing sensitive points of platysma projective area as acupoints, coregula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and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and so on. Employing those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skills c

4、an acquire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These methods are described to provide a new treatment ideas for clinicians. KEY WORDS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Wei Qing-lin魏清琳,女,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优势病种科主任,致力于针灸科研、临床与教学 20 余年,擅长运用针

5、灸推拿综合技术治疗多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如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鼻炎、咽炎、哮喘、耳鸣耳聋、颈肩腰腿痛以及各类手术后遗症等,独立思考,博采众长,勤于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魏清琳主任医师治疗面瘫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且对本病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笔者跟师随诊,聆听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现总结顽固性面瘫的治疗经验进行介绍。顽固性面瘫系指面瘫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遗留下眼睑下垂、面肌痉挛、口角歪斜等后遗症,亦有称之为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目前临床尚未对顽固性面瘫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及各类报道,亦有将病程界定在 1 个月以上、2 个月以上、3 个月以上、6 个月以上甚至 1 年以上

6、的不同 1。魏老师通过观察、治疗大量临床病例,认为病程在 2 个月以上仍遗留面瘫后遗症即为顽固性面瘫。此类面瘫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邪乘虚而入,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经肌筋魏清琳(1965- ) ,女,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及应用。E-mail:第一作者:李玲(1987-) ,女,甘肃中医学院 2011 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E-mail :zyqpll1987163. com2弛缓不收。气愈虚,血愈瘀,气血运行不畅,津液停滞,痰瘀搏结,缠绵难愈,最终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顽疾 2。顽固性面瘫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运用常规或单一的治疗方法通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7、对此,魏老师采用如下思路及方法进行治疗本病: 1整体调理,重用背部腧穴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又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顽固性面瘫病程日久,病性大多属虚实夹杂,故本病的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原则。扶正祛邪主要是通过调节脏腑机能实现的,背俞穴和夹脊穴是调整脏腑机能的要穴。背俞穴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背腰部的特定穴位,与相应的脏腑之间有气血贯注、内外相应的特殊联系,能调整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夹脊穴与背俞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崔氏等认为,在背部存在背俞功能带,其穴点并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游移变化;现代医学也认为,夹脊穴与背俞穴位于相同的神经节段,同时经络感传现象研

8、究发现:背部的感传带可泛化达 10cm 以上 3。因此,魏老师通常选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背俞穴以及相应的夹脊穴治疗顽固性面瘫。其中膈俞有活血祛风的作用;肝俞能补益肝血、熄风止痉,防治面肌痉挛;脾俞、胃俞能健脾益胃,充实后天之本,促进气血化生;肾俞能补肾益精,强健先天之本。上述腧穴合用共奏补气血、化瘀滞、柔经筋之功。2结合解剖力学,巧用轻提拉浅透刺法从面部解剖结构特点分析,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向前,自腮腺前缘呈放射状发出,支配除提上睑肌以外所有的表情肌。当面神经发生缺血、水肿,骨性面神经管无法作相应扩张,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 4。魏老师认为顽固性面瘫因多种原因导致表情

9、肌的瘫痪程度更加严重,甚者肌电活动消失,在这些反应性很差的部位扎针,很难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是表情肌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5。因此可以选用患侧头面部临近腧穴,如百会、神庭、眉冲、曲差、头维、曲鬓、率谷等,针尖朝向 患侧头顶方向,施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通过刺激患侧头部穴位使头部肌肉产生斜向提拉力来牵带动患侧面肌的活动, 。随着面肌力量的逐渐增强加,如此循序渐进,以面肌瘫痪周围的肌肉带动患部中心的肌肉活动。之后适当随证的选用面部健侧的腧穴进行直接治疗平衡调节。此外,对于下垂或歪斜的部位使用提拉针刺法可获良效。提拉针刺法是指,在面部瘫痪下垂肌肉或歪斜处用手指或手掌先做对抗点揉推按

10、摩,然后在肌肉下垂的部位选择相应的腧穴进行浅透刺,使针刺方向与下垂或歪斜方向相反。如面颊部肌肉松弛下垂时,先用手指将松弛的皮肤从颊车推到下关穴的位置,以指切之,用1.52 寸毫针从颊车向下关方向透刺,以得气为度。3颈阔肌投影区取穴法口角歪向健侧或口角下垂时,常规针刺通常取地仓、颊车、承浆等穴。魏老师3不仅使用常规方法,还会还加用在颈阔肌投影区上取穴以纠正口角歪斜及下垂症状。颈阔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为一皮肌,薄而宽阔,其形状似一把倒置的扇形。此扇形的的宽端连接到肩部和上胸部,而其窄端连接到颌和口周围的皮肤。颈阔肌的作用是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基于上述解剖学知识,魏老师在患者颈阔肌投影

11、区进行推摩按触,发现通常顽固性面瘫患者在其颈阔肌投影区多有压痛或条索状物。在治疗时先在颈阔肌投影区进行按触,寻找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每次酌情取 24 穴点,压痛点处直刺 0.30.6 寸,条索状处沿条索状物平刺 0.51.0 寸。在针刺时 强调要注意避开颈肩部重要的血管及脏器。4面针宜少宜轻面肌扁薄,神经血管表浅且丰富,面针的针刺痛感强于其他部位。多数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不同疗程的各种针灸治疗,可能会具有明显的畏针感;加之“面部为诸阳之会” , “全身三百六十五络皆上荣于面” ,因此,魏老师主张“面针宜少宜轻” 。魏老师在进针前,必用押手左手进行按揉推摩,揣摩深浅,选点取穴,右手则是“正指直刺,坚

12、者为宝” 。刺手,利用强劲的腕力使针尖快速穿透皮肤,然后拇食指灵巧缓慢的插捻行进针,直至气至或在应刺深度下候气。多数患者反映基本没有针刺痛,反而有一种舒适的酸麻胀感。正如标幽赋所言:“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尤其在眼周等皮肤薄嫩之处,进针深度一般为13 分,每次取穴 12 个。顽固性面瘫针刺疗程较长,行轻巧的针刺手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患者的依从性好。5多灸百会,扶正祛邪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古代医家多提倡用灸法以治疗寒、虚、瘀之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魏老师治疗本病主张灸百会,独创“百会灸” 。认为一可减轻患者痛苦,二可针灸并用提高疗效,缩短病

13、程。百会灸用药及操作:艾炷药物组成:精艾绒、苍术、防风、白芷、丁香、吴茱萸等适量。将以上药物研末,与精艾绒混匀,做成塔形艾炷,底座直径 3cm,高 4cm。操作:取约大小厚度为 6cm4 cm1cm 规格的鲜姜片为底座,置于患者百会穴上方。然后将做好的药物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以患者耐受为度。前 5 天每日 1 次,5 天后隔日 1 次,直至痊愈。灸百会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血得行,脑海得充,少阳得养,而贯通面部之阳气,使患部偏歪得纠 6。6心理疏导,正性支持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面部美观,加之病程较长,疗效进展缓慢,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大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发

14、病后会出现精神紧张,忧虑孤僻,生活、工作规律改变态度消极,睡眠不足宁等表现,情志不调又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故魏老师特别强调心理因素对本病康复的重要性。对此,在为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注重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表示充分的耐4心与关心。此外,每次针刺治疗前,魏老师嘱患者进行抬眉、闭眼、蹙鼻、鼓腮、露齿等动作,仔细观察,对面部微弱的变化进行正性评价,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以鼓励患者增加信心。或为患者讲述一些顽固性面瘫治愈的案例,以增加其信心。在与患者交流时,特别注意语言表达,对于患者无明显进步的方面避免提及,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7互动式指针疗法促康复“互动式指针疗法”强调以指代针,点压人体相

15、关穴位敏感点后,施术者在实施手法(医动)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相关身体部位和精神意识配合(患动),在指针发挥作用的同时调动患者自身潜能治疗疾病 7。魏老师创用指针互动,认为“互动式指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加强患者在治疗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每次针刺前,医者先用常规推拿手法施术于患者头面部,使其肌肉放松。然后医者,用手指指腹点压、按推揉头面部对称的腧穴,在相应的肌肉分布区选35 穴,与患者的表情思维同步互动,在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表情肌的变化,并进行左右对比。每穴操作 13 分钟。最后以患者能耐受的力量点按腧穴的同时,并嘱患者回家后集中注意力在意念的支配下进行相应表情肌的运

16、动训练,动作要缓慢,力量由小到大,直至最大力时保持数秒,重复 35 次。8典型病例:患者孙某,女,54 岁。2011 年 1 月 18 日来诊。3 个月前患者不慎受风,晨起后自觉出现面部麻木,左眼闭合不全,咀嚼时左侧肌肉酸困无力等症,当地社区医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瘫” ,经激素、针灸等治疗 2 月余,未见明显改善,遂至我科就诊。刻下症见:患者左侧额纹消失,轻闭目时左眼裂 3mm,鼻唇沟变浅,左侧面部肌肉萎缩,口角歪向右侧,伴神疲乏力,嗜睡,面色萎黄,纳差不欲食,四肢冰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细,尺弱。诊断:顽固性面瘫(脾肾阳虚证) 。治疗以健脾益肾,补益气血为主。针灸处方:(1)阳白透鱼腰、神庭、上星、百会、头临泣、头维、率谷;迎香、颊部萎缩处多针浅刺;地仓透颊车、颈阔肌阿是穴、手三里、合谷、内关、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百会灸。 (2)风池、大椎、膈俞、至阳、肝俞、筋缩、脾俞、肾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