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18297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第一节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分类1.审计的一般方法:实事求是、坚持政策、 走群众路线。2.审计的技术方法(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一、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一)按取证的顺序分1、顺查法 1)定义: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检查的方法即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簿会计报表 2)优缺点优点:审查全面、系统,不致遗漏,审计结果较为准确;缺点:效率低 3)适用性:规模小,业务简单;内部控制差,问题较多、严重,2、逆查法1)定义:按照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顺序进行检查的方法2)优点:突出重点,效率高; 缺点:不能全面审查问题,易有遗漏3)适用性:规模大,业务多;内部控

2、制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三)按取证的范围或数量分1、详查法 定义:对被审计单位某一期间内的所有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或某一项目的全部会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并获取证据的审计方法。 优点:审查全面准确,无遗漏,审计风险小,质量高。 缺点:审计成本高,效率低。2、抽查法 定义:在对被审计单位某一期间内的所有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选择一部分进行审查的方法。 优缺点:审计成本低,效率高;审计风险高 从详查法到抽查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施抽样审计,二、审计取证的技术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审

3、阅法:审计人员通过审查阅读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审阅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 2、核对法:对被审计单位某一期间内的所有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书面资料之间的有关数据根据其内在关系进行相互对照检查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核对法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表表核对、账实核对。 3、验算法:对被审计单位书面资料的有关数据在审阅、核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4、分析法 分析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观察法 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4、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可能影响对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序的真实情况的了解。 2、查询法-面询、函证 3、盘点法即检查有形资产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检查。 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盘点法分为直接盘点和监督盘点,审计人员一般采用监督盘点的方法,4、调节法(盘点法的后续)1)定义: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的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2)适用情况:银行存款实存数的调节:原因未达帐项;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物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实有数的调节:原因资产负债表日与盘点日不同;方法:资

5、产负债表日应存数=盘点日实际结存量+资产负债表日至盘点日发出量-资产负债表日至盘点日收入量,该方法是盘点法的后续:盘点调节核对(帐实核对)例1、审计人员于2010年1月15日晨对被审计单位产成品进行盘点,盘点结果为1100件。已知2009年12月31日该产品帐存数为1000件。2010年1月1日至1月14日产成品入库800件,发出600件,并与出库单和入库单核对无误。试确定2009年12月31日的帐存数是否正确。,例2、注册会计师于2005年3月5日对N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实有现金数额为1000元。N公司3月4日帐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帐,其中收

6、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2005年1月1日至3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为165500元,则推断2004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应为()元。A.1300B.2300C.700D.2700 4、鉴定法,三、调整法1、定义:根据审计结果更正审计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造假帐项的审计方法2、方法:未审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审计调整分录=审定后会计报表项目金额注意:审计调整只针对会计报表例1、05年初发现被审计单位04年少计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万元。(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利润分配)审计调整分录:借:管理费用 4万元 贷:固定资产 4万元调整04年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

7、目;调整04年利润表“管理费用”项目。,例2、09年初审计被审计单位08年会计报表时发现,其已竣工并办理决算的工程借款利息70万元仍计入在建工程。审计调整分录:借:财务费用 70万元 贷:在建工程 70万元审计人员在审计几个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对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例6、04年初审计01、02、03年的三年会计报表,发现01年少计折旧费用1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利润分配),01年的审计调整分录:借:管理费用 100万元 贷:固定资产 100万元02、03年的审计调整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利润分配 (年初) 100万元 贷:固定资产 100万元重分类分录:针对重分类误差而编

8、制的分录。 重分类误差是指因企业未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非核算误差。主要涉及应收、预收账款;应付、预付账款等债权、债务类会计报表项目,例7、2002年年末未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预付账款项目为借方余额600万元,其明细组成列示如下:预付账款A 300万元 预付专款B 189万元 预付账款-C 105万元 预付账款D 12万元(贷方) 预付账款E 18万元重分类分录:借:预付账款 12万元 贷:应付账款 12万元,会计调整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的关系(一) 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相同点1、结果相同。不管是审计一期还是多期会计报表,在被审计单位接受调整的前提下,分别经

9、会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分录调整后最后一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本质上是一致的。2、目的相同。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使会计报表公允表达;在被审计单位接受调整的前提下,会计调整也是为了上述目的。 (二)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不同点1、服务对象不同。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果的一种体现。会计调整分录是被审计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审计结果的一种确认。,2、用途不同。会计调整分录是为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账目而用的;而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为被审计单位代编审定会计报表服务

10、的。3、调整的时点、期间、内容不同。会计调整分录是在审计的会计报表截止日以后会计期间会计账簿进行的调整,并且表现为对以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审计调整分录是对会计报表进行的调整。这是由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以前年度错报、漏报,对被审计单位帐务处理而言,再回到发生时调整错报、漏报已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而调整发生时的会计报表是可行的,因此审计调整分录可分年度、分期间按照追溯调整的基本思想进行。,4、调整分录的表达形式不一样。制作会计调整分录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审计调整分录是对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对于会计报表上没有出现的过渡性结转会计科目可以省去。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

11、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损益调整科目,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用到此科目,因为以前年度的损益必须用此科目予以过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不能用到它,因为它不是利润表中的一个项目。5、调整范围的差异。对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实质内容调表不调帐的重分类调整就不属于会计调整分录的范畴,却属于审计调整的重要内容。,练习题要求根据以下审计发现的问题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或重分类分录:1、2010年2月审计发现上年10月被审计单位用100万元购买股票做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2、2010年初发现2009年投资收益10万元误列为其他应付款。3、12年1月审

12、计发现11年少计所得税32万元。4、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将本属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50000元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中。(当年或跨期),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一、审计抽样概述1、定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2、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都适用,但并不是对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的,通常不用于风险评估程序、询问、观察和分析程序。3、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4、审计抽样也不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使用中并无严格要求。审计抽样的基本目标在有限审计

13、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审计抽样需要运用抽查技术,但更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审计目的及环境要求作出科学的抽样决策。5、审计抽样的基本目标在有限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二、审计抽样的种类(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包括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1、相同点:A 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断;B 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C 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2、根本区别:统计抽样是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和评

14、价样本结果。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将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结合运用。统计抽样离不开专业判断。3、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1)充分的数学依据;2)健全的内部控制依据;3)合理的经济依据4、统计抽样的意义,5、优缺点优点:科学确定样本量;采用随机原则,避免主观;使抽样风险定量化;缺点:对内部控制的依赖;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专案审计)。注意:在 统计抽样下,非统计抽样仍存在;统计抽样仍需专业判断;抽样审计适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程序,如逆查、顺查和函证中运用抽样,而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不同于抽查(审计抽样要求抽取的项目必须具有代表性)。,(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1、属性抽样 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目标:估计总体既定内部控制的偏差率(次数)即通过抽样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运行2、变量抽样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质性程序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即通过抽样确定账户的金额。,审计抽样的分类,审计抽样,按技术划分,按内容划分,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变量抽样,(适用控制测试),(适用于账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