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14694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世界人口(张顺珍 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 第 1 页 共 8 页1课题: 3.1 世界的人口 主备人:张顺珍 参备人:赵国庆 杨学农 马晓玲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 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2. 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3.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4. 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

2、念。学习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习难点:认识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主要为本节知识点填空)1. 读课本图 31,完成下列问题:(1)1650 年世界人口是 亿,1999 年世界人口是 亿,到 2025 年估计世界人口将达到 亿。(2) 1999 年世界人口是 1974 年的 倍,到 2025 年估计世界人口是 1999 年的 倍。2. 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 率和 率决定的,计算方法是: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 人口与 人口之比,表达为:出生率=( /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是指

3、一年内一定地区的 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表达为:死亡率=( /总人口数)*100%。3.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 平方千米来表示,计算方法为:用 除以 。【合作探究】1. 读图 31,想一想,世界人口增长有哪些主要特点? 。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 2.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体现在哪里?(从它们之间的变化方面分析)3.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这样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布在哪里? 。4.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哪些问题? 。5. 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请谈

4、谈你的看法。【巩固训练】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 第 2 页 共 8 页2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人口 1200 多万人,主要原因: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入迁 D人口死亡率高22000 年湖北省的总人口数是 6028 万人,面积约 18 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大约为: A335 人/平方千米 B335 人/ 平方千米C00029 人/平方千米 D290 人/ 平方千米3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亚马孙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恒河流域A B C D4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

5、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大洋洲 D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5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 1%,而死亡率为 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0.2%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2.2%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0 .2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06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 A东亚 B北美洲 C西欧 D大洋洲7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的数量 D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8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9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6、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10世界上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A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B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区 C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D气候寒冷的两极11当前,人口发展较快的国家是: A人口稠密地区 B人口稀疏地区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拓展延伸】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时候,通常会有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试分析原因。2.下图中的格子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读图后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填出下列数码所示的地区名称: (2) 图中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 因是 。(3) 图中和地区人口密度大是因为这些地区 。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 第 3 页

7、共 8 页3课题:3.2 世界的人种 主备人:张顺珍 参备人:赵国庆 杨学农 马晓玲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 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2.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3. 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学习重点: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学习难点:三大人种区分依据的理解。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 世界上的人种是根据人类 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 、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2. 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 人种、 人种和 人种。3.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美洲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洲、非洲北部

8、、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除了上述三大人种以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纵观历史,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合作探究】1. 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不是可以说人种划分就是按照肤色划分的?说说理由。2.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说各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什么有黑色人种分布?。【巩固训练】1世界上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语言、文字 B宗教信仰 C身体外部特征 D社会制度2西欧、东南亚、北非、南非四个地区中,其主要人种依次是( )A白、黄、白

9、、黑 B白、黄、黑、黄C白、黄、黑、黑 D白、黄、黄、黑3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4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 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 第 4 页 共 8 页4A日本 B印度 C沙特阿拉伯 D澳大利亚5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C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优秀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应坚决反对6黑种人主要分布在:A亚洲东部 B非洲的中部

10、和南部 C欧洲 D北美洲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A.东亚 B.北非 C.西欧 D.北美8.由于人种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 )A.因纽特人 B.印第安人 C.混血种人 D.阿拉伯人9.黑人原生于非洲的热带环境,但美洲却有一定的数量,原因是:(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社会经济 D.历史原因10. 将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用直线连接。黑色人种 欧洲白色人种 非洲南部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拓展延伸】资料 黄色人种黄色人种又叫蒙古人种,泛指所有聚居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当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东北亚中国、蒙古、朝 鲜、日本等地的人类称为典型蒙古人种,而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人群称为南

11、亚蒙古人种。人类学家普遍认为 蒙古人种分为五大亚人种(但也有些人 类学家认为是四种)。它 们分别是:1.通古斯类型(即北亚类型,包括蒙古人、朝鲜人、满族人)2.远东类型(即南北亚的过渡型,主要就是 华夏民族)3.马来类型(即南亚类型,几乎囊括了整个 东南亚还有我国的岭南一 带)4.美洲类型(即整个印第安族群)5.极地类型(即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阿留申人,这一亚人种有时被分入美洲类型) 与其他人种形成的过程一样,蒙古人种的形成是一个既漫 长又复杂的过程。蒙古人种大 约起源在东非维多利亚湖沿岸。后来经过几万年分化、迁徙,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定格为今天的格局。【作业布置】同步练习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 第 5 页 共 8 页5课题: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主备人:张顺珍 参备人:赵国庆 杨学农 马晓玲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 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2. 掌握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