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12834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子论文:新媒体PK传统媒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子论文:新媒体 PK 传统媒体 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融合求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曹慎慎 2006 年 12 月 01 日 13:10每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深刻改变着世界,印刷术使文字图案具有普世价值;电视术使人们的感官能够延伸到异地;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则改变了施众和受众的关系,再也没有单一的受众这个概念了,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里,在全球同步的每一刻,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与别人互为传者和受众。“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从比特的角度来思考电视才能给它带来最大收益。”1在电视媒体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最近几年的变革是最具革命性的,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业务

2、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正以锐不可当之势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崛起,它们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选择的范围,满足了人们愈来愈趋向于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何谓“新媒体”如何界定新媒体,当前业界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和报纸相比,电视可以叫做新媒体,但和互联网等相比,电视又是旧媒体。只是新媒体又不能变成无限相对的、没有办法解释的词,在一定时间内它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个

3、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新媒体。因此熊澄宇教授给今天的新媒体下了这样的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2百度副总裁梁冬对新媒体的认识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从“媒介即信息”到 “信息即媒介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内容本身也成为了重要的媒体平台。第二,回归口碑传播,人即是媒介。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可以向如此多的人同时传播信息。我们很难再分清楚,在百度贴吧里面发言的人,他到底是信息的发布者,还是一个寻找信息的人。传统意义上,从传播者,透过媒介到达信息的受众的过程,完成了一次有趣的转换。传播者、接收者,成为了同一个人,他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体验

4、者”。当人成为媒体,口碑传播居然又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第三,新媒体将汇聚各种学科应用。在百度庞大的客户与庞大的用户之间,有一个自动精准匹配的关系,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来维系的。3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认为,“新媒体是将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与文化产品、媒体传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而是化学反应。新媒体对内容产业提出的深层问题是如何设计出富有活力的内容产品,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新媒体对信息技术产业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如何发展技术和应用,使之更加便利和有效率;新媒体不是只局限在一个行政区域里,而是一定要实现全国范围,甚至全球化覆盖;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单一的产

5、业,而是与电信、移动、技术应用和终端制造等实现跨行业协作;新媒体不再只有音视频内容,而是集成和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形态。”4新媒体 PK 传统媒体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逐渐拉大了注意力资源短缺的年轻受众和注意力资源过剩的中老年受众之间的差距。我们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大量年轻的观众正从传统广播电视终端前面离去,年轻人的媒介消费时间总量并不少于中老年观众,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分布却与中老年观众有很大的不同。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下简称 SMG)做的“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用户特性的比较”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电视领域,观众越来越趋向老龄化发展,45 岁以上的电视观众是 SMG

6、 的忠实观众,其中,男女比例各占一半,购买能力也相对较低。而 18 至 35 岁的年轻受众则在互联网用户中占到了 67%的规模,他们上网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达到了 141 分钟,其中,男女比例是 6:4。由此,可以得出几个结论,年轻受众正在快速从传统媒体市场中分流,新媒体用户的意见主导力和购买力正在逐渐增强,他们对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十分强烈。另外在终端方面,电视的增长还是非常缓慢的。传统电视主要是面向家庭娱乐的用户,使用时段还是在晚间;而新媒体则集中在互动和娱乐,白天和晚上都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5图 1 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用户的特性比较 首先,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

7、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起的文化事件,由 BBS 猫扑发起的虐猫事件调查,由魔兽争霸而起的“铜须门” 网络上富娱乐性的新闻消解了我们的社会压力,在网络上产生的事件一再成为传统报纸连续的版面。新媒体随全球化而来,随草根精神而来,随共享的 Web2.0 精神而来,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新媒体以它的开放、它的纵情、它的无处不在和英勇表达,改变了传媒的秩序,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多种收视选择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大

8、多是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观众对电视台节目选择、编排的影响较小,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多限于人际传播,影响力有限。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不必要再顺从群体收视选择,观众可以根据媒介形态的不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节目内容。电视观众变成了电视用户,电视的传播模式也变为电视台与用户之间的多点对多点的双向网状传播,观众从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传播者的能力,在内容选择方面拥有了更大地自主权,并能通过便捷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直接影响电视台的节目选择和编排。再次,新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网络电视为传统电视频道和新兴电视业务开辟了通达观众的新途径;当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技术应用到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新

9、型媒介形态中后,观众的收视行为再也不用限制于室内。新媒体打破了电视收视的空间限制,帮助媒体和广告商锁定传统电视难以把握的年轻人和高收入群体。最后,新媒体还具有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特点。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之所以能叫板传统电视,就在于他们拥有一张王牌“个性化、分众化 ”的媒体消费。网络电视利用网络强大的双向交互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使用者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个性化节目单;手机电视借助完全私人化的终端,将自己塑造为最具个性特征的信息渠道;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则依赖密闭的强制性收视空间,强调自己对移动人群和白领群体的准确到达。在几类新媒体的共同作用下,观众群体开始进一步分化,

10、流向不同的媒体,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收看电视。聚焦新媒体 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手机电视满足了用户在空白的短时间内的娱乐需求。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媒介空白分散在全天各时间段内,随机性很大。幽默、娱乐、音乐等消遣内容最受用户欢迎。另外手机上的节目内容完全可由用户自主选择,从而满足了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IP 电视,传受互动进行时 IP 电视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IP 电视的应用特征体现为能够在观看正常节目播出时随意暂停、回放,用户对“自由地安排观看时间”有了直观的理解,同时觉得非常新奇。VOD 节目能够提供出了电视台“顺序播出

11、”以外的选择,即使是群体关注的内容,也因为能够提供 VOD 功能而受到欢迎。除了传统的电视剧以外,IP 电视非常热的节目是在传统电视中不受欢迎的节目,比如说儿童节目、科技节目。在传统电视中这些时段被压缩到很小的时间,仅有很少的人观看。如果把这些节目的播出时间完全解放,那么教育类节目在 IP 电视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2005 年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字电视用户上升到 439.3万;同时,付费频道的产业链基本形成,高清电视开始启动。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

12、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移动电视,强制收视是与非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 “强迫收视 ”是其最大的特点,对于这一点,目前业界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但也有人

13、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 ”的巨大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等候电梯等短暂的无聊空间、媒介空白来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博客(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 ”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作“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可以被称之为“开放的私人房间”。通过博客,你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

14、,在“不停息的网上航行” 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和沟通。从 2002 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社会各界对它的研究和争论就没有中断过。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横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3 种类型;突破了传统的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它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 的概念,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

15、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都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 播客,推动流媒体运营的新动力 播客系统是 Web2.0 下的主流应用之一,又被称作 “有声博客”,是 Podcast 的中文直译,用户可以利用“播客” 将自己制作的“视音频节目”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 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突然间,这种新型媒体席卷全球,美国权威的商业周刊Bizreport惊呼:“播客”已在一夜之间成为主流。这种带有“草根”色彩的传播方式正受到传统传媒巨头 ABC、NBC 、ESPN、迪斯尼的追捧,大众传

16、媒正经历一场“播客革命 ”。 其实, “播客”只是体现互联网“ 互动精神”的典型代表,随着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 富互动”运营理念正在悄然诞生。富互动平台是基于富媒体交互理念的一套集成了互动功能与多媒体展示的整合平台,支持多种互动形式,包含信息服务、娱乐服务、广告商务等功能。它具有高效的实时交互功能,采用图形化的沟通方式,让用户通过网络能够更直观、更丰富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享受体验式的娱乐模式,从而大量聚集人气,形成社区化运营。 机遇篇开辟新经济增长点长期以来,广播影视的增收主要依靠的是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如今新媒体业务的开发为其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在青岛、杭州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2005 年的广播影视收入分别比 2004 年增长了 35.5%和 59.3%。上海文广集团的 IPTV、手机电视、宽频网络电视和付费电视等新媒体业务收入增长势头迅猛,目前已占集团总收入的 25%,预计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