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12000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_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稀缺”与“丰饶”之争,当代对自然资源稀缺和冲突问题的思索,经历了从悲观派“增长的极限”与乐观派“没有极限的增长”之争,到认同“可持续性”。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悲观派的主要观点: “太空船地球”说、“热寂”说和“世界模型3”,“太空船地球” (spaceship earth) 地球实际上是一个只能从外界获得有限能量(太阳能)输入,对外界也可进行有限能量输出(辐射热),但不能从外界得到物质输入的封闭系统,服从从地球物质平衡原理 。 地球物质的量是固定的,使用后仍存在于地球上。在太空船地球中,人口和经济活动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这不能用GDP之类的物

2、质流量来衡量,恰恰相反,地球太空船能维持的这种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水平越低越好。 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资本储备”主要指自然资源存量、固定资本存量,也包括人类的健康、精神和知识储备。,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富集的物质才可以成为自然资源,而物质的富集需要能量。 在物质富集过程中,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使物质消散的过程中,在物质再循环过程中,都发生着能量的转化。 按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正转变其形式的能量都倾向于转变成热能而消散,即熵增。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方向的不可逆过程。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能量不再能转化成有效能,一切运动都将逐渐停止,宇宙将

3、走向“热寂”。,这并不是说地球的热寂就在眼前,而是要指出:我们现有的由矿物燃料和特殊金属组合构成的物质能量基础正在濒临枯竭,需要我们向新的物质能量领域转变。 每一种新的物质能量基础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类型,与新技术一道应运而生的还有新的社会组织、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求人类社会按照新的方式组织生产与生活,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面貌。,世界模型III,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食物生产和资源消耗保持目前的速率,地球将在今后100年中的某个时候达到增长的极限,结果是人口和工业能力突然和不可控制地下降。 当环境对增长过程的自然压力加剧时,技术的应用是如此成功,以致整个文明是在围绕着与地球之极限作斗争而

4、发展的,而不是学会与极限协调共存而发展。最普遍和最危险的反应就是技术乐观主义。 今天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而且技术发展常有物质上和社会上的副作用。 总结论就是“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警示与方法意义先知式的启示作用 实证研究方法 用事实和数据作证据 建立世界模型,它为分析人地关系中的主要组成部 分和行为提供了一种方法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原理进行的理论推导方法也 有借鉴意义,动态观念的缺失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动态性质 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响应机制 人类不会资源推到极限,他可以寻找替代品,也可以控制消费、开发新资源忽视了资源的文化性质 资源是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相

5、互作用的产物,关于“悲观派”的参考文献,Meadows, D.H., D.L. Meadows, J. Randers and W.W. Behrens. 1972. 增长的极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Meadows, D.H., D.L. Meadows and J. Randers. 1992. 超越极限:正视全球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乐观派的观点主要包括:历史外推论、市场响应论、耗散结构论。,历史外推论 代表作: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

6、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它商品的价格。 新增人口的生产大于消费。凭借现有的知识和将要增长的知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原材料,其价格相对于其它物品和我们的收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低。,市场响应论,替代的作用 直接替代 技术或资本替代 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也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替代,替代,当一种资源接替了另一种的作用时,当对某种特定资源产品或服务的需要被替代技术或资本减少时,“二手”材料的使用,生活方式或需求变化改变了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组合,耗散结构论 迄今地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事实与熵定律的推论相反 地球系统并非封闭而是开放的 地球与人类具有远离均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对乐观派的挑战 市场的不完备性 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的矛盾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 增长的社会极限,关于“乐观派”的参考文献,Simon, J.L. 1981. 没有极限的增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文编译版Rees, J. 1990. 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中文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