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110408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强化训练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基础训练1(2014淮北)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C )A阳光 B水C温度 D空气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2(2014安徽)仙人掌原产沙漠,进化过程中叶子演化成“刺”,以保证体内储有足够的( D )A氧气 B无机盐C二氧化碳 D水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

2、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沙漠干旱缺水,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有水。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保证体内储有足够的水,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3(2014江西)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B )A甲是生产者B丙不是消费者C丁是分解者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解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甲是生产者,

3、A正确;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所以丙是消费者,B错误;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丁是分解者,C正确;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确切地说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按照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的次序可知,该食物网中有1条食物链,即甲乙丙,D正确。4(2014黄石)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4、的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A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所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并不能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生

5、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其中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故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D正确。5(2014湘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C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不能确定解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错误;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6、中起重要作用,B错误;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循环,C正确。6(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解析由图可以知道:图中甲、乙、丙既可以从大气中吸收气体,也向大气中释放气体,故甲、乙、丙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生物;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7、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丙(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图中甲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A、C、D三个选项都错误,只有B正确。7(2014郴州)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

8、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生物甲乙丙丁铅的相对含量0.046.000.4961.00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由少到多依次是甲0.04、丙0.49、乙6.00、丁61.00。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8(2014连云港)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

9、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解析图中鼠、蛇、青蛙、吃虫鸟、食草昆虫、猫头鹰六种动物,均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草是生产者,故A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所以不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故C正确。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

10、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故D错误。9(2014绥化)有人在草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试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区加网罩后( A )A食物链被破坏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D食物网消失了解析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

11、吃光。10(2014嘉兴)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解析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所以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A正确;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B正确;生态

12、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级消费者,逐级递减流动,D错误。11(2015梅州)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D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12(2015揭阳)具有下列哪种特点的生态系统较稳定( C )A生物种类较少B食物链较长C食物网中营养结构复杂D食物

13、链中的消费者较多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一般来说,当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系统就越不稳定。13(2015广州)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C )解析在

14、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14(2015湘潭)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组别裸地组草坪组灌木丛

15、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7%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A项正确;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C项错误;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D项错误。拓展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一课三练】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热机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热机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10运动和力(1)【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10运动和力(1)
  • 【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试题(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