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6109910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1对1】2016全程精讲导练科学精品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强化训练22水的性质基础训练1(2014泰州)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A )A稀盐酸 B碘酒C白酒 DKNO3溶液解析A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氯化氢,属于气体,故正确;B.碘酒是将碘溶于酒精中,溶质是碘,属于固体,故错误;C.白酒里面的溶质是酒精,酒精属于液体,故错误;D.硝酸钾溶液是硝酸钾溶于水形成的,溶质是硝酸钾,属于固体,故D错误。2(2014广州)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A9.8% B10.2%C10.8% D19.6%解析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均为50g98%49g。溶质质量分数100%100%9.

2、8%。3(2015乐山)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解析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3、丙甲,故正确;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4(2015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解析A.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

4、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故选项说法正确。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C.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对配制的溶液进行了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合42.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5(2014宿迁)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

5、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解析A用计算的方法测定质量分数,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按照要求保留相应的一定位数的小数,故选项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氢氧化钙为微溶性物质,意味着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0.01g1g之间,最大的质量分数100%1%,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

6、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6(2014苏州)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B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解析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溶质的质量小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7(2014黔东南)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都是与水

7、相关,请根据A、B、C、D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A实验中,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水作用的结果。(2)图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3)图C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若用pH试纸检测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pH应小于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40时,将50克KNO3充分溶于10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150克,若将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8(2015益阳)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

8、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_B_(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形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9(2005徐州)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9、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析出。(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1)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它要吸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来的水,从而使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量减少,所以观察到有晶体析出。(2)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也不变,即实验前后的两种溶液是同温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0(2013昆明)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g和n 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

10、的是( B )A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D30时,A 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解析A虽然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但是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二者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大小,故错误;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说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m一定小于n,故正确;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也

11、比B小,不能说明A、B物质的溶解度哪一个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无法比较m、n的大小,故错误;D.由于30时A、B的溶解度大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错误。拓展提高11(2015丹东)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1)操作E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答出一点即可);(2)若图B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2、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2)烧杯内壁沾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3)图D为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2(2014成都)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

13、%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填步骤名称)。(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填名称)。(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3_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填“左盘”或“右盘”)上。(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A_(填序号)。(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4、(2)配制过程除了用到图中所需仪器外,还缺少玻璃棒。(3)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60g5%3g;天平称量物体的原理是左物右码,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4)量取蒸馏水时,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5)俯视读数量取的水体积较少,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3(2015菏泽)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36.637.338.439.8KNO313.

15、33264110169246(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2)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方法为加入KNO3固体(或蒸发溶剂)(填一种)。若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填一种)。(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c_。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c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解析本题考查溶解度知识的应用。(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同温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加硝酸钾固体或恒温蒸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