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09027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银行业修改后的G4A-1(b)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填报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G4A-1(b) 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内部评级法) 填报说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以下简称办法 )的第三十一条和第一百七十一条,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 (以下简称配套政策 )制定,本报表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的第三十一条和第一百七十一条制定,反映填报机构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银行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或贷款损失准备缺口情况,包括内部评级法已覆盖部分和内部评级法未覆盖部分。第二部分:一般说明1报表名称: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表(内部评级法) 。2报表编码:银监统 0103 号。3填报机构:经银监会核准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4报

2、送口径、频度及时间:法人汇总数据(季报)为季后 18 日内、合并报表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 40 日内。5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6数据单位:万元。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数据填报。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兑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 9 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第三部分:具体说明1.内部评级法未覆盖部分(权重法计量):本

3、项目下各子项目反应填报机构未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及减值准备相关数据,本项目无需填列。1.1 对应的减值准备金额: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未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的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1.2 对应的不良贷款金额: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未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不良贷款余额中所对应的金额。21.3 对应的应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未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贷款所对应的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额。1.4 对应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本项目反映填报机

4、构未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金额。2.内部评级法已覆盖部分(内部评级法计量):本项目下各子项目反应填报机构已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及减值准备相关数据,本项目无需填列。2.1 对应的减值准备金额: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已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的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2.2 对应的校准后预期损失对应的预期损失: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已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的校准后预期损失。2.3 对应的校准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本项目

5、反映填报机构已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的校准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金额。2.4 是否适用并行期调整?如是,填“1” ;如否,填“0” 。:若填报机构处于并行期,且在抵扣权重法部分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后内评法部分仍然存在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则适用并行期调整,填报为“1” ,否则填报为“0” 。并行期相关规定请参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一百七十一条。2.5 对应的不良贷款余额: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已实现内部评级法覆盖,应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不良贷款余额中所对应的金额。3.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合计: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合计金额。若在权重法

6、和内评法两部分中,一部分存在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而另一部分存在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则需在贷款损失准备缺口中扣减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填列。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3.1 权重法部分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低于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的部分。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是指 100%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两者中的较大者。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3.2 内评法部分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实际

7、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低于预期损失的部分。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合计: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可计入二级资本3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合计金额。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1 权重法部分对应的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的部分。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是指 100%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两者中的较大者。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2 抵扣内评法部分减值准备缺口后的权

8、重法下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在权重法部分存在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而在内评法部分存在贷款损失准备缺口的情况下,抵扣内评法部分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后权重法部分剩余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3 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权重法部分对应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部分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限额。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二级资本,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1.25%。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4.4 内评法下对应

9、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所对应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5 抵扣权重法部分减值准备缺口后的内评法下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在内评法部分存在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而在权重法部分存在贷款损失准备缺口的情况下,抵扣权重法部分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后内评法部分剩余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显示为正值或零。4.6 不考虑并行期调整因素内评法部分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不考虑并行期调整因素时,填报机构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10、部分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第三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二级资本,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0.6%。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4.7 内评法部分 150%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达到 150%拨备覆盖率对应需要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4.8 考虑并行期调整因素后内评法部分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本项4目反映考虑并行期调整因素后,填报机构采用内评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资产按照商业银

11、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相关规定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并行期内,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低于 150%拨备覆盖率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量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0.6%;高于 150%拨备覆盖率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全部计入二级资本。本项目无须填报,为隐藏公式自动计算。第四部分:核对关系1.表内核对关系3.=MAX(3.1-4.1+3.2-4.42,0)3.1=IF(1.1=MAX(1.2100%,1.3),1.1-MAX(1.2100%,1.3),0)4.2=IF(4.1-3.2=0,4.1-3.2,0)4.3=MIN(4.2,1.41.25%)4.4=IF(2.1=2.2,2.1-2.2,0)4.5=IF(4.4-3.1=0,4.4-3.1,0)4.6=MIN(4.5,2.30.6%)4.7=2.5150%4.8=IF(4.72.2,4.72.2+4.5,MIN(2.30.6%,4.5),0) ) )2.表间核对关系以下核对关系均为相同口径下的表间校验,即同为法人口径或同为并表口径。1.4A=G4E2.FH-G4E2.15B2.2A=G4E1.N2.3A=G4E1.H+4.H+5.H3.A=G4A2.1.4.24.A= G4A5.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