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06944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海棠 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赏析一、二句创造了一个空濛迷幻的意境:月光朦胧,一株海棠光洁的叶面和花瓣映射着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风一吹,花枝摇动,光波四射,花香四溢,更突出海棠的高洁美丽。三、四句作者赋予花以人的性情,比拟奇特,联想奇妙,想象海棠花会像人一样深夜睡去,所以点燃高烛照耀海棠。诗人如痴如醉,爱花之情溢于言表。,元贝驾考 http:/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目四元贝驾考2016 http:/ 元贝模拟考试题金手指考试 http:/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金手指驾校 http:/ 金手指科目一模拟考试 科目四

2、模拟考试 最新题库解答,三、一词多义,五、特殊句式(1)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则何以哉以上句子是_类倒装句。,(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舞雩以上句子是_类倒装句。(3)可使有勇以上句子是_句。【自我校对】一、(1)希稀稀疏(2)莫暮晚二、(1)一天、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2)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3)少年,不到20岁的人,三、(1)如果/至于/或者/到去,往/依照,遵从/像,如同/及,比得上(2)方形/计算面积的单位,方圆/道,指是非准则/正,才(3)给予/赞成/和/语气词(4)代词,你们/代词,你/副词词尾,相当于“地”/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四、(1)形容词的

3、使动用法,使富足(2)端,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3)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4)形容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五、(1)宾语前置(2)状语后置(3)省略,一、作家档案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没落的贵族之家,曾在鲁国做官,后又周游许多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于是创办私学,致力于教育工作。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成为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高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旗帜,相传有学生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晚年整理编写了

4、“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二、背景回放选自论语集解。本章属论语先进,标题是编者加的。子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论语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著作。论语的最后成书,约在战国初

5、年,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定的。,一、重点突破1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鲜活,极富表现力。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参考思路】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抱负之大可见一斑。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思的情况下抢先发言,显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子路言称的中等国家,要小得多,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

6、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课文中孔子的形象。【参考思路】从“侍坐”这一章中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谈话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大事。他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是一个有抱负的活生生的形象。所

7、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动人。,3如何理解曾皙的一段话所表达的思想?【参考思路】“莫春”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子路等三人谈出积极从政的思想后,曾皙却说出与从政不相干的答话,很使孔子失望。这三种解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在舞雩台上吹风,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起

8、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这也是孔子追求的礼乐社会的图景。,二、疑难辨析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参考思路】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参考思路】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

9、。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

10、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一、文脉梳理,二、意旨探微侍坐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

11、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性格鲜明跃然纸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物形象赏析本文成功地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修养,显得鲜明而生动。,1刻画了一幅孔子弟子的群像同是“言志”,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点:子路在政治、军事方面具有才能,但比较轻率、鲁莽、不谦让;冉有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逊,说话有分寸;公西华谦虚谨慎且善于辞令;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2生动地塑造了孔子的形象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尽管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

12、可以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集中地体现了他“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孔子又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他提出的话题是关乎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不以尊者自居;既和蔼可亲,又循循善诱。总之,文章通过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了出来,简练含蓄,生动感人。,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论语名句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3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5知之者不如好

13、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读者评孔子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坚强固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到“是谓大同”,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

14、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够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关于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孔子并不富有,虽

15、峨冠博带但不是上乘的布料,腰挂的长剑也不是什么名牌。但他步伐矫健、精神矍铄、谈吐儒雅,话语不多,但每一句都言简意赅,韵味深远,让他的学生和普通百姓玩味半天。孔子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方针,因此学生众多,有三千多人,学有所成者有七十二人,如颜渊、子路、子贡等。孔子授徒,也收薄薄酬金,名曰“束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语重心长地向他的弟子讲述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的这些说教充满了真知灼见,至今仍闪烁着光芒,被后人奉作经典。,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常常受到饥饿的威胁。孔子游说到陈国的时候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够站起来。子路很恼怒,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和颜悦色地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鼓舞了多少人从穷困中站起。晚年的孔子,坐在他简陋的书房里,克服老眼昏花带来的不便,坚持不懈地编书。他先后编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世称六经。孔子编书的时候,他的众多学生仍在各地宣传着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主张。由是孔子的思想和学术主张如星火燎原,慢慢地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后来终成大一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