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602920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 周国荣 更新时间:2012-5-17 12:10:30 随着国家加大减负力度的加大,初中物理课程难度已经大为降低,从近年来江西的中考题中可以看出,考题大都是着重于基础,难度并不是很大,可还是有许多学生不会做,甚至有些最简单的基础习题,仍然会有学生无能为力。尤其是命题加大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许多命题都是源自生活的原创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会做书本上的题目,平时很少观察生活,对于没见过的原创题,有些学生很难适从,造成这几年江西中考物理平均分不高。一、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小学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可

2、到了初中,特别是到了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后,成绩一下子就滑了下来,总觉得物理难以学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学生吃力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仍不见显著进步,就干脆放弃了学习物理。更让我们感到担忧的是,在中考冲刺时,有些学生会因为在物理课程上丧失信心,影响到了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就放弃了学习备考。也就是说,因为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只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甚至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积月累,一点一点被放大,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热情被一点一点消磨,使得学生把对学习兴趣转移到其他上面,甚至完全放弃了学习。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学

3、生们在中考时,连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了。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样的现象不仅让我反思:初中物理真的有那么难学吗?为什么到了初二因为物理学习的问题会对学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怎样才能学好初中物理呢?笔者影响学生物理学习的原因是很多的,可以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物理知识结构的角度、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角度、学生的学习教程的角度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对新开设的物理课程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导致缺乏学习兴趣;三是对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没有正确的认

4、识,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四是缺乏科学高效地学习物理课程的方法。二、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只要给与适当的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并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正如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学生本人的素质品质,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以及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

5、态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们要对此有充分合理的认识,并且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端正的学习态度,收获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良好的态度作为基础,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常用茫茫大海中的航灯来比喻目标,从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只有目标明确,航向清晰,才能集中优势火力,有的放矢。同时,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励他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但制订一个合理的,切实有效的目标也是一门值得思考的学问。首先,目标要合理,切合实际。一个有效的目标一定是把自己的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后才能得到的。很多孩子都怀有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很容易导致制

6、订目标的时候会求胜心切,恨不得一口气就能把学习任务精彩漂亮地搞定。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目标制定过高,拼搏一段时间无法达到时,失望的情绪就会萌生,内部的动机就会降低,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景那样遥不可及,只能望而兴叹。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效能很低的。但如果目标过低,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反而会使孩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也得不到进步和改善。所以,目标的高度要适中,既要有吸引力,激发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热情,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让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努力地跳起来才可以摘得到金苹果。 ”其次,目标还要清晰,有

7、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目标是可以指导行动的,有的同学制定目标喜欢写“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做题技巧” “在物理学习中取得大的进步”表面看起来是很有志气很鼓舞的,但细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并没有可以量化衡量的指标,也就是说,这样的目标都很模糊,没有可操作性,达成与否根本无法界定。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让目标在付诸实施时候让我们感觉“路漫漫,无止境” ,很悲壮,但没有好的效果。因此,目标要清晰明确,比如“一个月后,我要在月考中保证基础题不丢分。 ”这样的目标就可以衡量了,也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知道自己的情况,知道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最后,目标还要有相应计划的保证才能实现。订立和调整计划也是同学们常需

8、要去做,有的同学喜欢给自己订立完善的计划,每天的时间表安排得滴水不漏。但我们要知道,人不是机器,可以按照设定好的程序精确运行。如果时间安排过于紧凑,一旦出现了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计划就会不堪一击。被打乱的计划还会增加我们过分焦虑,让我们手足无措,慌不择路。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给我们制定计划提了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给自己留出机动时间以及应付自己没有计划到的事情的时间,这样有了一定的心理和时间准备,我们就不会手忙脚乱。(二)要建立起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让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主动关注这个学科以及与学

9、科相关的一些知识。同时,兴趣能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成功,这样正向的反馈又能进一步促发学习兴趣。其实,初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刚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保持一定的好奇。如果老师能对这样的新鲜好奇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引导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开展:1教师个人的角度。初中的学生由于思维和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于是会很容易把对一门学科好恶和教这个学科的老师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老师,其人格魅力,为人处事的姿态,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甚至说话的方式等等,无不对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作为传道授业的灵魂工程师,每一

10、位教师同行都应该有三省其身的意识,为人师表,自己首先应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热情和真诚的人格特质去感染自己的学生,传递阳光心态。2教学方法的角度。同样是一堂课,有的老师总会有独特的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鲜活,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也自然会积极投入;但有的老师却只是照本宣科,让大家感到索然无味,听得是哈欠连天。空有一份工作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一些精彩有效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比如最简单的,讲授“摩擦生电”知识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入:今天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先拿来一块玻璃板放在桌面上,下面用两本书架空。然后将事先剪好的几个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下,接着用一块包着丝绸的长方形木块在玻璃板上快速摩擦

11、,于是我们就会看到玻璃板下的小人会“跳舞” 。然后对学生设问:小人为什么会“跳舞”呢?就这样,对知识的教学总是从学生们熟悉的日常情景切入,再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然后再提出疑问,以激发起大家的求知欲。然后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自己慢慢思考,最终找到答案或方法。像这样,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让课堂变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生动而有趣。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角度。心理学上,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积极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是在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和成败的归因方式这几

12、个方面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也可以来自于内部的驱力。外部的压力比如来自家长的督促、惩罚、威胁,或者是来自于社会的工作、生活、就业压力等。而内部动机则是学生求知的需要。外部动机过强会削弱内部动机,而且会诱发学生被动的个性特点。因此,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在这一点上有所警醒,不要重演揠苗助长的悲剧。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就让他们学会了对自己负责任。(2)意志品质指的是自觉、坚持、果断、自制。大家都知道古代“学弈”的故事:两个孩子一块儿听老师讲下棋的知识,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听讲情况大不相同。一个专心致志,只听老师讲解

13、,任何事情也干扰不了他;而另一个心里总想着有大雁从天空飞过。想着用箭把它射下来炖肉吃。结果,前一个学得非常出色,后一个学得稀里糊涂。同样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出现两种结果?是意志品质不同。前一个孩子目标明确,自觉性强,自制力强,能够坚持到底。家长们不妨看看我们的亲友,我们的同事,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是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异,这里提出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首先要摸清孩子意志品质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如果具体分析,其强弱的具体环节不同,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比如,有的孩子做事情虎头蛇尾,一开始决心很大,干

14、劲很足,但是三天热乎劲儿,后边就稀松平常了。这种孩子意志品质的优势在确定目标、确定行动阶段,而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则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他。在接近目标时,尤其要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的薄弱环节就会得到改善。再如,有的孩子做一件事开头犹犹豫豫,难下决心,而干起来之后能够较好地坚持。这种孩子的优势在执行计划,而决定计划方面薄弱,内、外因素干扰使他难以果断做出决定。对这样的孩子,就应在一个行动的起始阶段,帮他分析利弊因素,尽快确定

15、目标,培养孩子的果断性。请家长注意,在一个孩子意志品质的表现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智因素和情绪因素。您的指导不可忽略这些因素。其次,从小事做起,磨练孩子的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磨练自己的意志。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以工作精确、细致著称。他写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来的一样。原来在年轻时,他就是把工工整整地书写作为自己磨练意志的开端的。我国体育名将周晓兰,在球场上吃得苦、忍得痛,意志坚强,与她小时候在小事上的磨练分不开。上小学时,她常因看电影耽误功课,在父亲帮助下,从克制看电影做起,功课做不完,把电影票退掉,再好的电影

16、也不去看。经过一段时间,她战胜自己,养成了很强的自制力。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从孩子“小的克制”入手。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磨练孩子。当孩子能够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时候,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家长面前了。第三、教育孩子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克服。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意志品质的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经过顽强的努力加以克服,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增益其所不能。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年轻时,没有静心读书的环境,他就在人声鼎沸的茶馆里找一个角落读书。开始,嘈杂的人声使他头昏目眩,但他强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物理知识上。经过磨练,再乱的环境也不能把他从书本上拉开了。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一些劳动、体育活动,比如长途远足,爬山,跑步,游泳以及一些需要毅力去完成的劳动中,让孩子得到锻炼和教育,使孩子慢慢坚强起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长还要做好榜样。如果家长懒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