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59822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基本概念:班级、班集体、班级管理、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班风、班级建设设计。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模式1什么是班级? 班级是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它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率先正式使用的是埃拉斯莫斯,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国最早雏形始于 1862 年的京师同文馆。 2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2、,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3班级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班级管理的意义: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4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并分别加以评述。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它是基本模式,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实际操作性等特点。班级平行管理:所谓平行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

3、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班级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第二节 班级与班集体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共同的目标、集体的活动。班级的共同目标是形成班级集体的首要条件,集体的目标又决定了集体的行为。所以,没有共同的目标,也就没有共同的行为,没有共同行为的班级就是一盘散沙。作为一个良好的集体,只有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保证集体行为具有一致的方向。比如,

4、我们多数班级以“学习和各项活动永争第一位目标”,如果这个目标为多数同学所认可,并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共同的目标就建立起来了。这个目标靠什么去实现呢?集体的活动是建立、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基础。班集体没有活动就会死气沉沉,班级成员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关心集体,并为集体的荣誉奋斗。所以,班级的目标是班集体的方向,班级的活动是班集体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最有效载体”。(2)健全的组织、坚强的核心。班主任毕竟不可能随时随地和同学们在一起,所以,有学生组成的领导、管理机构必不可少,它包括班委会以及共青团组织。班干部、团组织在班级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班干部

5、和团干部的工作应该富有成效,能很好的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督促同学遵守纪律,解决班级里出现的问题,保障教学活动与教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两个问题,其一,是怎么选拔班级领导集体,其二,是怎么用班级干部的问题。(3)正确的舆论、集体规范。正确的舆论,就是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议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或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它是推动班集体及其成员发展的力量。其对个别同学的影响,有时比教师的作用还大。集体舆论在班级中的重要表现就是集体规范。它通过奖赏处罚来保持集体行为的一致性,从而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规范可以是正式的,如学校课程纪律、考勤制度、卫生

6、公约等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良好的班风、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等等。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都同样具有约束力。(4)优良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人际关系是集体心理“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关系应体现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学生爱戴每一个老师。同学之间彼此互爱互助,共同关心集体,珍惜班级的荣誉。小团体之间保持友谊,相互帮助、合作、竞争,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5)优良的班风和传统班风,是班集体长期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稳定的集体作风。它是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反应,体现在班级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言论行动的公

7、共倾向之中。班级正确的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影响班级成员的积极因素。良好的班风日渐巩固和长久保持,就形成传统。良好的班风和传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引导、鼓励、催人奋进的作用。它会使班级成员对集体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从而自觉履行和维护优良的班风和传统,促进办集体的成熟和发展。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是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具体实施的。它大体包括五个过程:班级初建阶段、班级形成阶段、集体形成初期、班集体形成阶段、优秀班集体阶段。优秀的班集体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征:共同的目标、集体的活动;健全的组织、坚强的核心;正确的舆论

8、、集体规范;优良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优良的班风和传统。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学校环境对班级集体的影响、家庭环境对班级集体的影响、社会环境对班级集体的影响、群体认识水平影响着班级成员对目标的认识,影响班规的建立和舆论的形成、群体的心理倾向对班级集体的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对班级集体的影响。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是经过一定的层次发展才能实现的。有的班级经过一系列的工作,能够成为一个集体,有的班级则到毕业的时候也达不到这个层次。优秀的班集体在层次上又较班集体更高一层,无论是集体目标、集体规范的完善与遵守执行上、集体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以及集体内部的交往和人际关系,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班级以自我教育、自我管

9、理为主,无须外部的管理监督。第二节 班集体形成过程1、班集体的形成一般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做好 5 个方面工作(五抓):(1)抓目标(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集体目标是集体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2)抓骨干(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抓制度(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抓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抓班风(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气氛和精神面貌。3班主任选拔和培养班级积极分子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如何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班主任要(1)善于发现和培养;(2)结合使用来培养积极分子。选拔和培养班级积极分子的基本标准;(1)德智体全面发展;(2

10、)有一定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号召力;(3)热衷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愿为大家服务;(4)有某方面特长;(5)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从理论维度看,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亟待增强。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级管理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学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

11、主任老师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在“应试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下,考分和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教育行政部门及整个社会都把它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的标准,在此背景下,学校只能体定出相应的措施将这一重担压在老师身上,并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连,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科的任课教师,同样面对这些问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使班主任老师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2)从设计维度看,班主任管理决策亟待改变。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不切实际和班级管理者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严重。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

12、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二是教育工作方法的简单化。批评教育乃至惩罚是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之一,多数老师爱用这种教育方法,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但许多老师忽视了它的负面影响,把一些本属心理上的问题升格为道德问题,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校功能的萎缩。三是联系不够,班主任不能与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证明其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意识;在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时,班主任老师很少或从不家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沉重的课业、班务负担占满教师的全部工作时间。(3)从操作维度看,管理观念和能力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学生几乎没人参与过制定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这项

13、工作没必要让学生班级管理参与,其实,班级管理是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而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怎么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呢?二是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班集体的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师的不满意而引起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第四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4、3班主任如何解和研究学生?(方法文献/产品分析法、谈话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4班主任如何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科任教师);(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第五节 班级管理理念的建构班级管理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一个话题。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它不会因为你是个新手,而拒绝你,也不会因为你有多年的经验而青睐于你。而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传统的班级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方式或模式以及思想,我们现在也在实践着它。但任何一种思想,如果亦步亦趋

15、的模仿实践,只能是一堆废纸;只有与个别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发出无穷的魅力;同时,当我们走出学校这个狭小的范畴,把一些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理念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我们的管理思路也许会渐趋明朗。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1。班级的管理模式;2。班主任的开发;3。班级管理中的控制问题。一、班级的管理模式有经验的老师常常这样告诫我们:高一的学生初来乍到,比较单纯,一骗二严可收到奇效;高三要高考了,没有时间去乱七八糟,只要灌输以目标,学生心思还是集中在学习上的,高考可以栓住不羁的心;惟有高二,最令人头疼。本来应该梯级发展的班级,却出现了波谷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这可能与我们班级管理的非连续性有关,与我们

16、班级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动性有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作为班级管理者,没有构建好班级团队的基础,从而使我们的班级处于一种松散、不建构状态,没有一种定型的班级文化,当一旦出现变数,诸如班主任的更迭、班级人员的变动等,就会发生异质表现;另一方面,从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看,一旦与环境相溶,就会表现出对环境教化极强的免疫力,从而产生对认同规则的逆反心理;同时,青少年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的萌动与盲从的矛盾,感性大于理性等特征,这些都会制约班级管理的稳定性。因此,班级管理首先要建构先进的管理模式。.1从管理者班主任的角度讲,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管理风格或者说是方式。如果简单的把班主任的工作作一个二维度的建构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管理方格: 关怀成员关心任务纵向维度是班主任对班级成员的关心,横向维度是对班级学习等目标任务的关心。纵横交错,就会产生多个管理方格,其中有 5 种典型的方格,我们分别给他们命名为贫乏型、任务型、俱乐部型、中庸型和团队型。第一种“贫乏型”。对“学生”和对“ 学习”几乎都是漠不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