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98072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题第6讲:解题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可以用记号来提示。)文言文阅读解题,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

2、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高考文言文多以人物传记和散文(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散文)为主,需要明确所写何人,人物所做的事件,表现了其什么性格,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作者的看法,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场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

3、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不懂就不懂,不必全懂】二、 浏览选项,题中取巧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题目选项(实词解释题和句子翻译选择题)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

4、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为了体现“简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而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可在 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即使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这样的试题也能给我们以解读的启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尽量列出每个实词的义项,再结合语境体悟语义。有了更多的信息,就有了比较、推断、选择的依据,就能更准确的解答考题。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相当于精读

5、研读;我们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就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据文证义” ,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 ,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 ,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运用前面的三种方法,经过前面的三次反复都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进入第四步,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注: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

6、丢在不注意审题上,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 ,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不能进行正确答题。 】文言文答题技巧:一、加点词解释(实词)1)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2)通过语法关系判断,比如,这个词处于动词位置,而题中译出来的是名

7、词,那么这个解释就很可能是错误的。3)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4)复音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解释一样,一般情况下,这种解释就是错误的。如“今齐地方千里” ,如把“地方”解释为“与中央相对”或“部位” ,那就错了。因为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其实“地方”是两个词, “地”是“土地” , “方”是“方圆” 。5)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6)将文言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往往错。二、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虚词)需要熟练掌握 18 个虚词意义,如果两个词的意思相同,但语法功能各异,它们就不相同,如:“则”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译成“就” ,但有的是副词,有的是连

8、词,不能判定是相同的。三、文中人物性格的判断1)注意设题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2)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3)选择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能算在内。4)如果出现的例句(6 句)有四句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选项只设了三句,失掉一句,这样的答案也算对,不必追究没有被列入的本来正确的那一项,也就是说,不要求全。四、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1.考查形式: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设题或对某一问题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从文中找出某个观点的依据,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2.方法:1)圈点文中关键的词语,摘记文中的主要内容。这

9、样可以将长文读短,把内容简化,利于抽译出文章的要点。2)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吃透题干中的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它能给你一个筛选相关信息的标准。3)逐句分析所给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论断,把它们与题干中的论断做是非比较,以便做出判断,这一步须既有理解文言语句字面意思的能力,又要有概括语句深层意义的能力。 4)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5)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五、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判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只考其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中最后一道往往是对文章的全方位把握,要求考生具备

10、大致译出全文的能力,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1.概括步骤: 1)宏观掌握全文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这一步其实是对实词、虚词、句式知识的一次总检阅。 2)分析评价:对所给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并得出结论。落实这一条要注意三点: 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文字等)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几个人,各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这些话或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格等)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 (没用的东西不会写进来)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

11、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准确、深刻。 2.命题干扰1)认真核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命题人有时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张出题(先看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只是一般地浏览,就盲目下结论判定对错) 。2)无中生有对事件妄加推断,夸大事实。把本没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错误的设置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加留心。命题人利用“考生在考场上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的特点,在设题时,把本来文中没有的事件,强加于人物身上,考生因为在文言文方面不特别擅长,加上时间急迫和粗心,很容易对其忽略不计,选中错误的答案。如:“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

12、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高宗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而事实上有关狄仁杰“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以及尧舜等“宽厚仁爱为本”的内容原文根本没涉及到过。3)以偏盖全。4)张冠李戴,正误参半。文言文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不止一个,出题人在命题时容易故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考生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这件事情,然而,他们没有仔细地看一下这些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如有一篇文言短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最后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在设题的时候,命题人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的头上,说是

13、这个官员爱民,把妻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考生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把嫁妆分给百姓一事,但没有注意到底是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妻子是一家,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这样草率地判断,当然不会选出正确的答案。5)顺序颠倒,错觉陷阱。某些题中,人物事件都能对上,人是这个人,而事情又是这个人做的事,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其实不然。命题人总是会给你制造点麻烦,设下陷阱,引诱你出错,他们会在时间和事件的衔接上让考生产生错觉。如有一道题的设置,有一位官员不断升迁,在升迁中,他在每个阶段都建立了功绩,设题人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在做太守时的业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业绩。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差错,仔细推敲

14、,才知大谬不然。3.答题技巧:1)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2)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3)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应当仔细阅读并进行综合概括,概括时不可夸大事实或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六、译文:信(准)、达(通)、雅(美)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注意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式结构(评分时按得分点给分,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 )七、断句1)注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因为它们专有,所以不能

15、随便分开,也就是说坚决不能断。2)借助虚词,特别是句尾虚词来断句。这是一种很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古人在句尾处都要用一个虚词去结束句子,或者表示语气,或者表示其他用意,如“也” 、 “矣” 、 “哉” 、 “乎” 、“焉” 、 “与”(欤)、 “耳” 、 “者” 、 “之”等,看到句子中有这些词,就应该想到这里是否应该断句,如果断开后能与前后句子的意思衔接上,就要毫不犹豫地下笔。当然,有时候,这些词还有出现在句子中间的,如“生乎吾前”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谨慎行事,不能僵死地遵守这些规律。3)根据句子的内容断句。在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不要盲目处理,可以采取通观全句的办法。因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母意” ,而完整的“母意”是由几个“子意”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当知道整个句子大体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后,就要弄清楚它是由哪些小环节构成的,如把这些小环节弄清楚了,句子也就好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