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9714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培养层次: 入学批次: 学习中心: 评定成绩 评语: - 2 -浅谈信息污染的产生及影响摘要:阐述了信息污染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信息文化侵蚀、信息病毒、污秽信息、信息超载与信息垃圾、垃圾邮件、信息恐慌等信息污染的类型,重点讨论了信息污染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关键词:信息污染 原因 类型 影响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网络和信

2、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人们在利用网络享受迅速方便的同时,也承受着信息所带来的困惑,那就是日趋严重的信息污染问题。1信息污染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正成为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非常繁杂,处于无序发展和膨胀状态,因而又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信息污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为人类发挥作用的效率。这种因充斥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的冗、虚假和各种有害信息而严重影响信息效率的现象就是信息污染。2信息污染产生的原因信息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没有人类利用信息的

3、活动,信息不会被污染,信息世界本身也不会“生态失衡”:在人类利用信息过程中,人类违背信息运行法则。产生了人与信息对立的倾向,滥用信息资源引发了污染而导致网络生态的失衡。非生态的信息活动导致了信息环境的逐渐恶化,具体可分为:2.1 由信息和网络的特征所决定。由于网络的无主性和信息的可伪性、分散性以及复加性决定了它容易被污染。如有些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意地- 3 -大量生产制造虚假、黄色淫秽等非法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还有“黑客” 现象以及具有破坏性的“ 计算机病毒 ”的相互传染等。2.2 信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修养:知识结构不合理,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差;缺乏现代信息技术

4、(特别是文字处理技术、信息存储和再现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能力,不自觉地造成信息的错讹、模糊这也是产生信息污染的重要因素。2.3 信息法律环境差,信息产业宏观管理不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信息管理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导致微观上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不规范。信息传播各系统职责不清,各行其事,造成信息服务项目与内容等诸多方面的重叠与浪费,同时造成信息供需之间的严重脱节。2.4 信息产生技术先进和信息传播技术以及手段落后。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以及信息过时、错位、失真等现象。2.5 信息用户的素质不高。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往往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就轻易地将“道听途说” 、 “听风是雨”的信息到

5、处传播散发,成为新的信息污染的传播源。3.信息污染的类型3.1 信息文化侵蚀。这主要表现为个别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文化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实际上网络上的这种文化侵蚀直接地表现为英语文化(即美国文化)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侵蚀。这种影响是直接发生的,只要我们这些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一上网,就可以感受到自己身处英语文化的全面包围之下。说英语文化(美国文化)在网络上的统治是全方位的,这毫不夸张。网络上的这种彻头彻尾的英语文化环境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污染不言而喻。3.2 信息病毒。网络信息污染中最为严重的是计算机病毒,它是一种人为恶意编造的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

6、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易于被数据、文件携带传递到不同的网段和用户计算机上,它不仅干扰和破坏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且会发展成为一种恐怖的计算机犯罪,- 4 -使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计算机系统一旦遭遇病毒袭击,轻则文档丢失、死机,重则系统瘫痪,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3.3 污秽信息。由于互联网信息监控的困难和缺少网上信息把关机制,给网络系统的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污垢。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淫秽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低级趣味的信息以及封建迷信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而且意识形态的各种言论,如反政府、种族歧视、恐怖主义等信息在网上也肆意传播。这些有害的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7、,既腐蚀人们的灵魂,又阻碍有效信息的顺利传播。3.4 信息超载与信息垃圾。据统计,在互联网上运行的信息量每月增长10%以上,全年增长率可达200%以上。由于人们用于接收、处理及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时间有限,互联网的无限扩展,导致网络信息汹涌而来,大大超过了人类有效利用信息的限度,出现了信息超载。另一方面,网络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和人们有限的信息接受能力的矛盾直接造成了大量信息的积压,使得信息过剩、贬值,最后成为信息垃圾。3.5 垃圾邮件。电子邮件带来了个人通信的革命,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转瞬之间便将邮件传输到对方的信箱中,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可是未经请求,定期或不定期发来的大量商业广告性质的电子邮

8、件,与用户所需信息混杂在一起,影响用户对有效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严重时垃圾邮件的数量远远多于正常邮件,以至有用的信件被埋没在垃圾邮件里而难以发现。垃圾邮件对网络环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导致网络传输拥挤,影响正常通信,给邮箱所有者带来很多麻烦。造成用户每天疲于筛选和阅读信件,既浪费时间,又造成正常电子邮件的通信困难。3.6 信息恐慌。互联网提供的诸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等信息服务手段使得Internet上的信息传播是开放性和双向性的。信息用户既可能是信息的消费者,又可能是信息的生产者。Internet上的信息、言论自由以及先进的传播技术的支持,使得Internet上容纳的信息越来越多,用户处在大量

9、的信息包围之中,但是却感觉利用起来无从着手,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造成信息恐慌。- 5 -4. 信息污染的影响及危害性信息污染是信息时代的伴生物、副产品,它像工厂的烟尘一样 ,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及影响。第一,信息污染破坏了信息技术的安全环境。例如,网络上的病毒和黑客攻击,就有可能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使我们不得不 花费极大的代价来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及有效性。第二,垃圾信息浪费信息资源,挤占了信息空间和通道。传统的报刊、书籍,内容大同小异,雷同抄袭的多,新颖独创的少,许多报刊杂志辛辛苦苦地编辑出版发行,但却少人问津,白白浪费许多资源和精力。而网络上的电子垃圾更是满天飞,挤占了大量的传输

10、带宽和存储空间,大大加重了网络服务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果,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第三,加大了人们选择和使用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信息污染中的信息过载、信息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冗余等,需要我 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准确、全面、有效的信息。英国路透社曾对欧洲各国的1300名企业经理进行调查 ,有4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他们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他们的决策效率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人员认为,目前不少收集信息所耗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在过剩的信息海洋中,人们的信息吸收利用率却在下降。据调查,美国、日本近年来的信息吸收率

11、仅为10%左右。对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就理解和领会能力而言,头脑中塞满东西和头脑中空空如也同样糟糕。”第四,易产生“信息污染综合症”,破坏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每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的信息量时,就可能被信息污染。专家指出,人体对外界信息,需要大脑高 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大脑就会受干扰而产生疲劳反应,发生“信息消化不良”,信息接受者烦躁不安、头昏脑涨,思维及判断能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乱,并可能殃及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高尤律不齐,更为严重者会发生紧张性- 6 -休克

12、 ,引发L理变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污染综合症 ”。第五,导致网络犯罪日渐增多,危害信息安全及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精神及现有的文化传统、道德规范均造成负面影响。如网上信息的窃取和盗用,信息的欺诈和勒索,信息的攻击和破坏,虚假信息,色情、迷信信息等负面现象都是随着信息的发展而发展并愈演愈烈的,成为信息社会的异化现象。参考文献:1史广江论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J现代情报,2001,(8):27-34 2束美英,牟冬梅,高玉堂加强时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情报科学,2000(1)3李维海,金武钢因特网信息污染表现形式及成因探析J情报科学,2000,18(9):837-8404谢亮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污染及其防御J图书馆学刊,2001,(5):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