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861724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课时训练1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十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2018无锡 2018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航天日。40多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神舟五号B.神舟一号C.东方红一号D.神舟六号2.2018扬州 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3

2、.2018衡阳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导弹发射成功4.2018连云港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A.邓稼先B.王淦昌C.屠呦呦D.袁隆平5.2018黔西南 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邓稼先B.袁隆平C.钱学森D.华罗庚6.2018贵港 袁隆平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因为他()A.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B.创立地质力学C.成功

3、研制“两弹一星”D.主持修建京张铁路7.2018张家界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A.焦裕禄B.邓稼先C.袁隆平D.钱学森8.2018福建 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A.原子弹B.导弹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9.2018临沂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A.“神舟一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C.“神舟五号”

4、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10.2018泰州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11.2018荆州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出版业告别千年的活字印刷,迎来了激光照排的光电新时代,发明人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这反映了我国()A.航天技术的成就B.生物技术的成就C.能源技术的成就D.信息技术的成就12.2018安顺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A.“科教兴国”战略B.改革开放政策C.“863计划”D.“七五”计划13.2018黄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所示。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元686.3元22 53.4元123 63.4元出现表格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

6、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14.2018聊城 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政府注重民生脱贫任务完成休闲需求增加法制体系健全A.B.C.D.15.2018河南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16.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如下图),反映了当时我国()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7、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成为拥有大型碾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试验奠定基础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8、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材料二1978年3月18日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材料三航天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在上个世纪苏联和美国先后研制和成功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后,航天技术开始朝着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化方向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探索和形成了自己的航天之路,既不同于苏联(俄罗斯),也不同于美国,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航天事业。中国已经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展了通信、气象、对地观测、定位导航、

9、科学实践、返回式、小卫星等7大系列应用卫星,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探月工程立项后,数千人的研制队伍投入其中,据统计,在这支队伍里中层以上骨干的平均年龄仅35岁左右,探月工程需要突破远距离数据传输、人工智能、自动化加工,空间核电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涉及诸多新领域,这些新突破又将推动一大批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2)全国科学大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有什么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已拥有哪些方面的重大航天成就?在此之前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落后,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4)综

10、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C解析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本题选C项。2.A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1964年10月16日”可知,材料贺电是为了祝贺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验成功。故本题选A项。3.A解析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故本题选A项。4.D解析 根据题干“喜看稻菽

11、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王淦昌是“863计划”的提出者;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故本题选D项。5.B6.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考点是袁隆平的科技成就。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袁隆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故本题选A项。7.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考点是袁隆平的

12、科技成就。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丰衣足食”“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钱学森为我国的“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贡献;袁隆平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故C项正确。8.D9.C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本题选C项。10.C11.D解析 激光照排需要

13、运用计算机技术,因此,这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的成就。故本题选D项。12.C13.A14.C15.D16.A解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发行了五花八门的票证,凭票供应。故本题选A项。17.(1)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背景: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意义:促使“科学的春天”到来。(3)成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征系列火箭;7大系列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等。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科学技术落后,综合国力相对薄弱;国际上受到敌对势力的封锁包围;“左”倾错误的影响。(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注重提高生产力水平;国家实力决定国家地位;科学技术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发展;政府对科技的态度决定了国家的命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