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上传人:历**** 文档编号:65842518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邬德发,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 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极言多。主要有哪些家(学派)呢?,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1、儒家,(1)代表人物,孟子,施“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民本思想,“性本善”,思想主张,施仁政的根源之一,历史地位,孟子被尊为“亚圣”,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四书”,荀子,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礼、王为主,性本恶,可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

2、历史地位:,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制天命而用之”,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1、儒家,(1)代表人物,(2)儒学发展:,吸收了其它学派成分,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1、儒家,2、墨家,创始人:,墨子(墨翟),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历史地位:,其思想一度成为显学,其原因,代表平民的利益,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1、儒家,2、墨家,3、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要观点,“齐物”,事物本质都

3、是相同的,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人教版),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1、儒家,2、墨家,3、道家,4、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历史影响,顺应时代潮流,被当时统治者采用,西汉以后,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何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

4、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1)各有:,(2)共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人教版有,岳麓版无),1、原因:,分裂的政局和社会的变革,造成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各国君主为了称霸争雄,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2、意义(影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思想家,巩固

5、练习:,1、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 A 施仁政 B 民贵君轻 C 性本善 D 舍生取义,A,2、下列思想家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是( ) A 孟子和庄子 B 孟子和荀子 C 荀子和庄子 D 荀子和墨子,B,3、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和老子 B 孟子和荀子 C 荀子和庄子 D 荀子和韩非子,C,4、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都主张性善论 B 都强调礼法 C 都主张以“仁”、“德”治天下 D 都取百家之长,C,5、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 地体现了他( ) “性恶论”的主张 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 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

6、的规律 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能够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 B C D ,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 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 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C 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B,B,7、下列属于庄子基本主张的有( )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对待事物的变化应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造自然 A B C D ,8、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 B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C 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 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 革的理论武器,A,C,作业:,优化设计第2课“同步测控”,(C层次班级只做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