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838165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建立的时间为 ( ) A1351年 B1368年 C1399年 D1421年 2元朝灭亡是在 ( ) A1368年 B1399年 C1402年 D1421年 3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叫 ( ) A都指挥司 B按察司 c锦衣卫 D东厂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在 ( ) A诸子百家 B三通四史 C唐诗宋词 D四书五经 5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靖难”的含义是 ( ) A最大的困难 B平定祸难 C灾难的核心 D克服困难 6明朝迁都到北京时的皇帝是 (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嘉靖帝 7明朝

2、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有 ( ) 迁都北京废除丞相 设立三司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A B C D 8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 ) A废除丞相 B设立特务机构C分封藩王 D八股取士 9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那么朱元璋的墓在哪里? (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10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与下列哪位封建帝王相似 ( )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二、填空题 11368年,朱元璋以 为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燕王朱棣因“ ”的胜利夺取皇位,年号永乐,他就是明成祖。 2明

3、太祖为了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明成祖为了加强君权,继续执行 政策。 3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设立 ,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 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4明成祖朱棣改 为北京,于 年将都城从 迁到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有关“靖难之役”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明初建都南京,远离塞北,北元(蒙古)势力时常出没塞下,构成对明朝的威胁。明太祖晚年对开国功臣宿将很不信任,让有才干的几个儿子镇抚

4、北方诸塞,主持军务。(诸王)都是“据名藩,控要塞,以分制海内”。每王食粮万石,辖军三护卫,有兵一万六千人,而燕王朱棣更拥兵十万,宁王朱权镇守大宁,“带甲八万,革车六千”1398年明太祖病死,长孙朱允蚊继位,是为建文帝。时诸王势焰,建文帝怕尾大不掉,便和大臣齐泰、黄子澄商计削藩。建文帝采取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 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下册 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藩王的政策? 2建文帝为什么采取削藩政策?结果怎样? 3明朝初年分封藩王问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四、列举题 试列举明朝前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具体表现。五、问答题 明朝时期,科举制有

5、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好不好?为什么?一、1B 2B 3C 4D 5B 6C 7B 8C 9B 10C二、1应天,靖难之役2行中书省,三司,削藩3锦衣卫,东厂,厂卫4北平,142l,南京三、1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开国功臣宿将的猜疑心理 防止蒙古势力对北部边疆的骚扰2藩王势力的恶性膨胀,威胁到建文帝的统治。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 3明成祖朱棣继续推行削藩政策,最终解决藩王的割据势力。四、1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2在中央废丞相,撤消中书省,权分六部分理朝政;3设立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4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5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五、1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但科举考试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政府规定科举考试仅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死板地按“八股文”作答。2不好。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为中试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