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发展战略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战略委员会2006 年 9 月 18 日2前 言SEE成立之初,即意识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个初生的组织而言,战略的形成只能通过调研和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2004年10月,协会组织6位专家对阿拉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形成了初步的战略建议此后,会长会议决定加大战略调研的力度2005年8月,协会战略课题研究组在阿拉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于2005年10月提交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713-71行动计划》,为SEE形成战略规划奠定了基础2006 年 3 月,由副会长张树新率战略委员会相关成员武克钢、杨利川并副会长韩家寰、宋军等赴阿拉善进行了为期 6 天的战略考察在此次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关于 SEE战略规划的建议报告》 2006 年 4 月 10 日,SEE 召开会长会,听取 SEE 战略委员会的考察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 SEE 战略规划的建议报告》 2006 年 7 月 19 日,SEE 执行理事会召开会议,审议在以上报告基础上形成的《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发展战略》 ,通过了该战略报告,并责成战略委员会对战略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此版是在理事会员大会上公布的战略报告3SEE 发展战略摘要一、阿拉善沙尘暴的五大人为因素1、人口增加,消耗加大从1949年的3.41万人,增加到目前近20万人2、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全盟目前牲畜总头数达218.5万头(只),超载率为70%需要减少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3、过度采伐柴薪,灌木林面积锐减梭梭林由过去的1700万亩减到目前的300多万亩需要替换薪柴燃料结构,减少灌木林砍伐4、过度开垦,草地变耕地现有农耕地38万亩需要控制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5、过度采水,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大水漫灌耕地31万亩需要发展节水农业二、SEE战略1、用 3-5 年时间,以阿拉善地区为重点,以社区发展项目为核心,形成成功案例,为中国荒漠化、沙尘暴的治理提供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模式2、用5-10年时间,成为中国社会参与荒漠化、沙尘暴防治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公信力的环保基金会三、近期实施计划(一)、实施具体项目,形成成功案例重点投入以下四个领域:1、社区发展项目,这是SEE需要发展的优势项目;2、教育培训项目;3、生态产业项目;4、调查科研项目;(二)注册成立基金会4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发展战略第一篇 SEE 基本情况一、成立时间、机构性质、注册地、主管部门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简称 SEE)是一个由中国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环保社团组织,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于 2004 年 6 月 5 日成立,注册地为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政局,主管机构为阿拉善盟科技局。
二、宗旨和使命根据 2004 年 6 月 5 日通过的《章程》 ,SEE 的宗旨是:改善和恢复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与此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SEE 围绕阿拉善地区沙尘暴治理,支持当地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各种项目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SEE 的公益模式三、会员情况2004 年 6 月 5 日 SEE 成立时,共有理事会员 67 名2004 年 12 月 31 日,理事会员达到 82 名2005 年 12 月 31 日前,理事会员 79 名2006 年 6 月 30 日前,理事会员达85 名.四、资金情况1、收入:2004 年,各项收入 815 万元2005 年,各项收入 981 万元2006 年 6 月 30日前,各项收入 225 万元,共计收入 1996 万元2、账面余额:到本战略报告完成时(2006 年 6 月 30 日),SEE 账面余额共 1092 万元五、组织机构1、理事会员大会:理事会员大会是 SEE 最高领导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大会,负责 SEE 重大决策目前由 85 名会员组成2、执行理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 15 名执行理事组成,任期 3 年。
对理事会负责,负责 SEE 决策执行理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 SEE 报销,不从 SEE 领取报5酬3、监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 5 名监事事组成,任期 3 年监事会由监事长召集监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 SEE 报销,不从 SEE 领取报酬4、会长:从执行理事会员中选举产生,对外是 SEE 法人代表,负责执行理事会工作5、秘书处及秘书长:秘书处是执行理事会的办事机构,由秘书长负责,对会长及执行理事会负责秘书处是 SEE 的专职执行机构,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报酬由SEE 支付6、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情况秘书处下设北京总部及阿拉善项目办公室目前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共 15 人,其中5 名在北京总部,10 名在阿拉善项目办工作六、SEE 成立两年来的工作总结(一)项目总结SEE 在阿拉善地区先后启动社区发展、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16 个1)社区发展项目:目前已启动吉兰泰镇召素陶勒盖“社区发展与梭梭林保护项目”、哈图呼都格“社区发展与草场保护项目”、锡林高勒镇“查汉滩可持续利用与社区发展项目”、阿左旗巴润别立镇“生态农业村项目”4 个项目这些社区发展项目在提高农牧民能力和社区公共事务自治能力的基础上,综合性地解决草畜平衡、梭梭林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经济持续发展等问题,共保护草场 170 万亩,梭梭林 14.53 万亩,受益人口 1267 人。
SEE 社区发展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探索出了 SEE 社区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见附件一:SEE 社区发展内生式模式)SEE 的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国内外与 SEE 有合作关系的环保组织及国内媒体的肯定和赞扬2)环境教育项目:SEE 已启动“社区发展农牧民培训项目”、“阿拉善乡村教师环境教育技能建设项目”、SEE 资助惠黎基金会执行项目3)国际合作项目:SEE 与意大利环境部合作,配合意大利专家在阿拉善启动了环保项目,一期资金共 131 万欧元,其中协会负责执行 36 万欧元,分成 4 个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SEE 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启动了“照片的故事环境教育项目”采取给农牧民发照相机,由农牧民拍摄自己理解的环境问题,对提高农牧民环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4)调查科研项目:为深入了解阿拉善情况,SEE 委托专家,启动了系列科研项目,目前已完成“民俗与生态—民勤流动人口分布调查”、“阿拉善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阿拉善腰坝绿洲地下水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5)志愿者平台项目:SEE 为志愿者提供平台,支持志愿者到阿拉善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6)“SEE 生态奖”及资助体系项目:2005 年 4 月 22 日,SEE 举行“SEE 生态奖”活动,对国内一批 NGO 进行奖励。
同时启动“SEE 生态基金”,出资 250 万元,资助各地的环保团体到阿拉善地区从事环境保护此项活动对国内 NGO 组织是一大支持,同时也扩大了 SEE 的社会影响7)其它活动项目:SEE 启动“SEE 论坛”,举办讲座和讨论会在 SEE 台湾会员的支持下,组织 SEE 大陆会员赴台湾考察与香港四大商会合作,在香港举办大型公益论坛等这些活动开阔了会员的视野,拓展了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8)完善内部管理机制:SEE 是国内首家企业家的环保组织,在管理上缺少经验SEE成立两年多来,在会长、执行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项目办合理的职能分工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将暴露出来的问题视为制度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 SEE 的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平等参与、民主决策、相互约束为特征的管理机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SEE 初步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会员的认同,并得到社会公众较广泛的承认2005 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南方周末》《南风窗》《21 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各自的年度评选中,SEE 先后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CCTV 年度公益奖提名、年度最佳公益组织奖、企业公民特别奖、最具责任感 NGO 等奖项。
二)有待完善的问题(1)组织定位问题:SEE是环保协会还是企业家的俱乐部?从目前看,大多数会员认同协会的环保公益概念,但也期待一定的会员服务如果过于纯粹地强调环保组织特性,一些企业可能退出但如果过于强调俱乐部特性,又可能使组织变质,且成本也无法承受因此,在环保事业和企业服务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应是中国目前企业环保组织需要面对的事实2)组织建设问题:SEE 是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它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专业环保团队,另一部分是担负决策使命的执行理事会对执行理事会的管理虽有章程7规定,但运作起来缺乏经验,往往由于企业家的时间特性等原因,导致决策时间长,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3)信息沟通问题:为使会员了解工作,秘书处通过网站、通讯、各种宣传品及邮件向会员传递各种信息,但信息仍然严重不对称,需要想办法解决4)筹资能力建设问题: SEE 目前主要依靠会员会费支撑项目,而一个健全的环保组织,应有除会费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国际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这种募资能力的建设,需配备较强的专业人才,这一任务并未完成5)制度建设问题: SEE《章程》是 SEE 行动的框架,如果 SEE 举措超出了《章程》的范围,或是要对《章程》进行补充,或是要形成明确的规定以补充《章程》的不足。
为适应新的情况,SEE 先后设立了轮值会长职务、会长会、专门委员会和准备成立分会,但这些调整内容都未能及时形成新的完备的制度规定纳入《章程》七、SEE工作原则作为一个企业家环保组织,SEE的工作原则,是企业家价值和原则的体现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将这些原则体现到SEE工作的方方面面,是SEE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实践,SEE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原则1、与政府合作原则:在政府关系上,SEE采取非对抗的合作原则,在业务上寻求政府的理解与合作但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民间自治的公益组织,SEE保持NGO应有的独立性,保持自己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公众监督的风格2、在国际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在国际合作关系上,积极寻求与国外环境机构和基金的合作,主动引进国外资金、学习国外管理和技术知识,但在与外国机构的合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外事法律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3、在战略和项目决策中企业家参与原则:参与到决策和监督中来,是企业家承担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企业家责任的体现,不仅表现在企业家出资支持SEE,而且表现在企业家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到SEE的决策与监督中来企业家的责任体现,不仅表现在企业家个人参与到SEE活动中来,还要表现在企业家动员组织员工参与到SEE活动中来。
4、在财务和项目决策中坚持透明和监督原则:SEE的项目决定及财务收支,坚持监事会监督和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相关情况公布在网上,实现项目决策和财务透明的目标,这是维护SEE信誉的重要基础5、在社区项目中坚持农牧民为主体原则:社区项目的居民是社区环保的主体在阿拉善8项目中,农牧民是当地环保的主体,SEE的任务是支持农牧民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中来,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来决定农牧民和社区事务SEE在推动农牧民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帮助农牧民提高个人素质和社区管理能力,实现农牧民的平等参与和民主自治,实现农牧民和社区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同时,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原则,还体现在坚持农牧民在环保中受益上许多环保项目的推动,往往以项目区居民的利益牺牲为代价,而环保项目受益区人群却缺少对环保项目区人群的生态补偿SEE认为,农牧民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受益,是农牧民积极参与的前提生态环保项目不能以牺牲农牧民利益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