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 2 分,共 30 小题)1. 整体上看,下列物质在内环境中出现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 酶 B. 抗体 C. 激素 D. 尿素2人体肝细胞中的 CO2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中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A.5 层 B.6 层 C.3 层 D.10 层3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B内的葡萄糖通过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2、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激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激素是种高效的酶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C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D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6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会导致( )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体温发生变化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A B C. D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兴奋在神经元之
3、间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都是单向的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8. 关于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B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抗原C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的部位是不同的D抗原决定簇暴露是抗原被识别的前提9.右 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 。 甲、 乙表示器官,a、 b 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激素 a 能够促进 过程 ,抑制 过程 C激素 b 是唯一能够升高 血糖的 激素D激素 b 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 b 的分泌10.
4、 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下列关于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这将通过排尿量来增加散热B. 由于温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C. 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D. 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钠离子,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11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 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 其中正确的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A. B. C. 或 D. 或 12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 (打顶 ) 使侧芽的生长素含量 (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5、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13 对果树进行压条时, 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 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 ) A顶芽不再产生生长素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1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 A生长素对 3 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 ( 例如 10 2 ppm) 抑制生长B A、 B、 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6、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15 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 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 (TBA、 生长素类似物 ) 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实验结果图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A.3mg mL 1 B. 6mg mL 1 C.9mg mL 1 D. 4.5mg mL 16假如某食物网中有一种大型杂食性的海洋鱼类,它的食物有 1/2 来自海洋植物, 1/4 来自草食性鱼类, 1/4 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包括四条食物链B这种杂食性鱼与
7、小型肉食性鱼只有捕食关系C经测定此食物网的四种生物体内 DDT浓度最高的是海洋植物D从理论上计算,杂食性鱼每增加 1 千克体重最多需要海洋植物 280 千克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一定是细菌和真菌B.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C.没有分解者的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也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18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
8、照条件无关19.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 X 表示种群数量,则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 X 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 X 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 X 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表示光合作用20. 滇金丝猴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生活环境度最高,耐寒耐缺氧能力最强的高等动物。这令科研人员十分震惊, 他们表示一定要好好保护和研究他们。 这里所说的对滇金丝猴进行的研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 生态价值 B. 直接价值 C. 间接价值 D. 潜在价值21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
9、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22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4. 说明生
10、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B. 森林中的数目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25. 下面哪一个不是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 )A. 遗传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化 C 丰盛的个体数量 D. 生态系统多样性26. 葡糖实紫褐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幕降临后,它们便会飞入果园刺吸果汁。设想这些害虫接受的信息是( )A. 行为信息 B. 化学信息 C. 物理信息 D. 营养信息27. 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 M,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 N。 下列哪种情况下, 最有可能影响到该生态系统的稳
11、定性( )A.M10N B.M5N D.M5N 28.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C大气中的 CO2 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29. 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 A. 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12、30下图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 A、 B 代表两种生物, 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简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 图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图、 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 - 甲 B - 甲 C - 丙 D - 乙二、非选择题31 (7 分 ) 下列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实验 ( 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 ) ,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 、 B 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 _。(2) 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 _。(3)E 、 F 实验的推论是 _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 _和单一变量原则, E、 F 实验的单一变量
13、是 _。(4)A G实验的推论是 : 向光性是由于 _ 。(5) 预测实验 H的现象是 _。32 (9 分 )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 (APC) 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1) 该种 APC 能表达 TLR 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 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 TLR 在免疫中具有 _作用。若 TLR 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 _病。(2) 从图中可以看出 APC 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 T 细胞,可见 APC 可能参与 _免疫。( 3 )除病原体外,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 功能。(4) 人体内的 APC 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 _的结果。(5) 2011 年 Steinman 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 “ 哨兵 ” 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 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