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555648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学校德育与班级活动第一节 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功能(一)内涵: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的“德”是指品德。狭义的品德是指道德品质,广义的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等。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二)德育的功能(联系教育的功能):1.社会功能 :政治、经济、文化2.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用教改中的德育问题一是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 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 三是道德教育的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 二 .德育过程的特点(规律)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

2、、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协调性、统一性、多端性) 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训练道德行为德育过程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端性。 统一性,即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知、情、意、行的培养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多端性,道德教育的开端就不能拘泥于一格,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为开端。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的矛盾。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 (社会性、实践性)儿童青少年只有通过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

3、与人们交往的实践中,才能认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因此,德育过程应根据德育任务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与交往,保证其正确的思想方向性。同时,注意和控制青少年在社会上的各种社会交往。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渐进性、长期反复性)(1)人的品德既然是按照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而不是偶然的或一时的行为 (2)人的品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物。 (3)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各种活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广泛复杂

4、,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已有的品德水平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不断提高。 (4)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斗争是长期存在的。第二节 德育实施一 .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相结合的原则(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二、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5、二)情感陶冶 通过创设或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师爱陶冶、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三种。 (三)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制定和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 (四)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教育者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教育方法。(五)奖励和批评惩罚 三、德育途径(一)各科教学 (二)学校管理(三)组织活动教育(四)课外校外活动 (五)社会实践第三节 班集体的培养一、班主任工作概述(一)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1.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实施班级工作计划的2.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学生

6、班级活动的指导者3. 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1.建立良好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2.从学习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习兴趣3.搞好目标管理,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4.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班集体是由班级学生共同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 优秀的班集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效率;二是学生愿意接受教育教学目标,并能按质按量、按期或超额完成;三是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四是学生有较好人际关系,

7、能同校长、教师、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五是学生间能同心协力,有着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成为一个安定团结的整体;六是学生能积极参加集体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一)班集体的形成标志1.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培养目标2.有坚强的班级领导核心选拔哪些同学当班干部?怎么选拔?3.有积极健康的班集体规范4.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和价值标准舆论是班级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风是班级的风气或作用,它是一个班级具有特色的内容,舆论是班风的基础,正确的言论和意见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传承下来就是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班风。(二)集体的发展阶段1、组建的阶段:在这个阶

8、段班级组织机构已经组建起来了,当担当班级主角的仍然是班主任,由他来指定班级应开展的活动,明确纪律。在这一阶段班主任应该严格管理,这时形成什么风气会直接影响到班集体以后的发展水平。2、核心基本形成的阶段:学生积极分自子开始涌现在班主任周围,和班主任一起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这时开始逐渐的把自己在班级的3、自主开展活动的阶段(巩固成熟阶段)三、班集体建设的途经(一)全面了解研究学生1、内容:了解研究学生,要分为了解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个体是集体的基础,了解个体包括了解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还包括兴趣、社会关系、家庭等各个方面。 (1)班级基本情况.(2)班级学生的发展状况. (

9、3)班集体发展状况 2、主要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最常用的重要方法,大多是自然常态的观察。(2)谈话法(3)资料分析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档案资料,如学籍卡、历年的成绩和操行记录、体检表、有关奖惩记载等;二是班级记录资料,如班级日志、班会和团支部会议记录等;三是学生个人写的资料,如作文、日记、作业等。(4)调查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还可以是学生的家长、亲友、课任老师、母校教师和原班主任以及其他有关人。(二)确立班级正常秩序严格的纪律,健全的规范制度。完备的班级规范既是规范学生言行的规章,也是教师对其进行奖惩的根据。完备的班级规范应当包括奖励制度,而且应

10、当具体可行。(三)确定班集体的培养目标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班主任要善于从本班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全班学生的意志和活动,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远期目标一是指将班级培养成优良的集体;二是指全面地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三是指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四)健立班级领导核心班干部制度:班级干部中班长一学年轮换一次,其余班级干部一学期轮换一次。这样一方面可以给每个人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他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关注全体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每一个在职的人在有限的任职期限中发挥自己的余热,体现主人翁责任感。(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正确舆论的形成: 2、培养良好的班风(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四节 班级活动概述 班级活动的类型(一)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主题报告会、主题报告等。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围绕一定教育主题而进行的集体活动。(二)班级联欢会(三)班级郊游(四)班级知识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