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典型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55644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几种典型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几种典型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几种典型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几种典型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几种典型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几种典型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几种典型语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专题讲座对几种典型语文“问题课堂”的剖析与思考十几年来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其中不乏各类名师的风采展示课、 观摩 课, 还有一 线教师开设的公开课、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赛课,以及平 时“ 推门听课” 所观察到的家常课。应该讲,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是也有数量众多的课堂在形态上表现出颓势和病态,我将这些典型的“ 问题课堂 ”概括为四种 类型,并 进行剖析。一、 “表演” 式表现形态:在这样的语文课上,教师是绝对的核心,教师是“ 导演”,也是“主演” ,他们往往以课堂为舞台,追求“ 剧场” 的表演效果,追求“表演”的轰动效应。课 堂上一般都是

2、声、光、电俱全,教师往往“口吐莲花” ,字字珠玑,对个人的“唱练做打” 、“手眼身法步”全方位进行展示,整个过 程表现得完美而强势。弊端剖析:相对于我们所倡导的“生本” 课堂而言, “表演式” 的语文课堂是属于典型的“师 本” 主义理念下的课堂,它是以表 现、突出教师的“ 表演”为主的。在 这 种理念的支配下,学生容易成为课堂的附庸、道具、陪衬 和背景, 课 堂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 秀场”,甚至是功利场,教育功能产生了异化,课堂承载了不应承载之重。思考与建议:怎样才能改变“表演式” 的课堂教学形 态呢?我认为,首先是各级教研部门要真正建立“以学评教 ”、“以学定教” 的评价体制,从“ 生本”的

3、角度出发重构 “好课”的评价标准, 让评课的视角从评“怎么教”转向“怎么学”, 这样可以有效遏制语文课“ 表演式”的歪风。其次是积极倡导听课教师在观摩中树立应有的角色,坚持“站着” 听课,且听且思,增强辨析意识,提升鉴赏能力,尊崇但不盲目仰视,学习但不一味模仿。其三,我们更希望“做”课的语文教师能将“自我” 本位和“知识”本位转向 “学生”本位,多在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少做一些花拳绣腿的个人才艺表演。二、 “耕作” 式表现形态:这种语文课堂形态是宁静质朴的,少了许多的浮华和喧嚣。 这种 课堂教学的执教者大都是非常敬业的,教学中像农夫一样顺应“ 农时”,像 农夫培育每一棵庄稼一样善待每一位

4、学生,平日里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是典型的“红烛”和“ 春蚕” 。但是他们秉承的是经验式的教学,往往唯书唯上,缺乏思考,缺少激情,缺失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弊端剖析:“耕作” 式语 文课堂以“教懂”学生为终 极目标,教 师表现得中规中矩,很少出现变式,这些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一般只会年复一年地重复,对自己的职业也缺少规划。这样的教师在教师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涯所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教师。可以 这么讲,这部分教师的理念不改变、素质不提高,那么教育就很难真正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思考与建议:时下,很多学校和业务主管部门往往热衷于投入大量的精力培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这固然重要,但是我则认

5、为我们应该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草根” 教师,因 为他们才是教育真正的基石。那怎么改变草根教师的“耕作式”教学现状呢?首先,业务主管部门应该更新“草根” 教 师培训的机制和方式,突出培 训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并积极鼓励和扶持“草根”教师开展自己的项目研究,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和项目研究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素质。其次,业务主管部门应该多为“草根”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草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促进“草根”教师专业的再次 “发育”。三、 “机械” 式表现形态:“机械式” 的 语文教学形态类似于工 业中的批量生产和流水作业, 这种语文课堂形态追求的

6、是高效,课堂采取的是某种理念支撑下的整齐划一的程序化教学。这样的课堂一般具有相对成熟和固定的教学范式,对一些教学程序进行了重组,对某些课堂操作策略进行了优化,而且有时还可以成为高分的“孵化器 ”。因此一经推出,即能引起某种轰动效应,引发众多学校、众多教师进行追捧、跟风和效仿。弊端分析:“机械式” 的 语文课堂形态容易忽 视千变万化的学情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容易忽视语文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运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课堂操作流于僵化、缺乏变式、了无生趣,容易抹杀教师教学的个性,抑制课堂的创造力,最终成为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 负能量” 。思考与建议:怎样才能改变“机

7、械式” 的语文 课堂的教学形态呢?首先,对于 语文教师来讲,作为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必须搞清楚: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也有自成体系的理论的支撑,推广某种教改模式的时候必须对其理论及操作体系有全盘的了解,必须考虑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必须进行必要的“扬弃”,否 则就等同于缘木求鱼。其次,对于学校层面来说,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改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也不是打 “商标” 和贴“标签”,更不是学校追求品牌和制造轰动效应的工具。最好的教学是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从教师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开展适合于本校、本地的教学改革。这样的改革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

8、会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机和活力。四、 “市场” 式表现形态:教师课堂上奉行自由主义,整节课看上去就宛如一个自由市场, 类似“ 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你想怎么 读就怎么读”、 “采取你喜欢的方式合作”的指令在 课堂上出现的 频率很高。 “市场式”课堂上,教师的目标意识淡薄,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目标之外,课堂上教师的组织、指导 、引 领作用被无限削弱,教 师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 课堂不作为” ,课堂呈现出的是“ 唐伯虎摇橹,摇到哪里算哪里”的松散状态。弊端分析:“市场式” 的 语文课堂是对教师强势 主导课堂的一种矫枉过正,它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的课堂形态,这样的课直接导致效率低下,课程目标难以达成

9、。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对“ 生本”理解的偏移以及行动落实上的异化。思考与建议:教师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应该留下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足迹,课堂上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加以关注的话,可以认为是教师的“不作 为” ,毕竟课堂上的自主不等同于自流,放手不等同于放任。只有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有的放矢,做到有“ 放”有“收” ,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此外,学校和各级教学业务主管部门必须要建立必要的教学规范或教学建议,对“什么是好课”进行必要的探讨与引导,要有计划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测、跟踪和指导,尽量避免教师对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改革的理解产生偏移。除以上所介绍的几种之外,常见的语文“问题课堂” 形态还通常表

10、现为“ 说禅”式、旅游式、战争式、采访式、谈判式等。我认为,课堂形态只是一种表征,透过课堂的表现形态可以折射出教师支撑自身教学行为的理念, 课堂形态的问题归根到底反映出的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的偏移和病态,反映出的是部分教师科学的课堂操作技术的单一和缺失,反映出的是部分学校管理观念的滞后和错位。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或许在各种特殊环境下,这些语文课堂的表现形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我认为,学生的发展乃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可以允许保持形态的多样性,体现各种各样的教学风格,但是有一条铁律始终不能变:那就是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学 ”为中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一切缺失了针对性、脱离学生成长需求的课堂都是低效、无效,甚至“ 负”效的。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回归自然成长的课堂,倡导提升生命质量的课堂,倡导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倡导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课堂。11 月 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