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55583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试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绝密启用前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2、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共 36 分)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 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 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 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出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每块田池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 动流入下一 层里。 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半夜在山

3、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 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珑 群山逶迤 B俯瞰 金灿灿C边缘 层层叠叠 D椭圆 博览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应为“层层迭迭”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闪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答案】B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 在梯田里蓄满水 B弹拨乐的均匀节奏 蓄满水的梯田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 在梯田里蓄满水 D节奏均匀的弹拨乐 蓄满水的梯田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比喻句,流水声犹如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看起来“平展展”好似镜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

5、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只形容罪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技术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

6、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答案】B【解析】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试题分析:A 项,应是“驾驶员除了”C 项,去掉“被”,应是“人们对训练忽视”。D 项, “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 ”有歧义,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 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 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

7、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 优点, 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 带有 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 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 别的东西。 ”人类复杂的内心 图景,不是用几笔 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 优点”“缺点 ”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 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 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 现为善,表 现为美

8、,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 ,表 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 时像他自己,有 时 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 ,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 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 Q 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 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 轻自践,争 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性格元素模

9、糊性的另一层意思, 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 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 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团执 ”。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 现为见义 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 时表现为昨常可 爱的战斗精神,有 时则表现为“ 排头砍去”的鲁莽。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

10、情状,使人们感到 难以捉摸。狄德 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 软弱、光明与盲目、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渺小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 责难人,而是 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

11、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结合首尾段及中间段落的重点句子概括得出。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归纳和理解能力,注意找

12、到选项对应区间,然后分析归纳得出答案。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郁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 我”的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理解,有的选项

13、涉及课内知识,考生可结合具体课文内容来解答。三、(每小越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12 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 诏之曰: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 持首,授将其柄,曰: 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 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 其实则止。勿以三 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 贵而贱人,勿以独 见而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以受命,拜而 报君曰:“臣

14、闻国不可从外治, 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能一言之命于臣。军不许陈,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去。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临敌 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 为之谋,勇者为之千,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 敌降服。 战胜 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 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 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 战争先赴,为之奈何?” 武王曰:“ 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 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 苦、 饥饱,故三 军之众闻鼓声 则喜, 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 也, 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A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