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52634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二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力学专项复习二一、 网络构建本部分知识包括第一章声现象、第十二章运 动和力、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各部分知识结构如下:(一) 、运动和力、声现象知识结构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的概念: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外任意物体参照物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 / t单位及换算关系:m/s km/h 1m/s3.6km/h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变速直线运动:vs/t测量的知识长度单位:1km10 3m1m10dm10 2cm10 3mm10 6m10 9

2、nm测量:工具:刻度尺方法:观察 放正 读数 记录时间单位:h min s 1h60min3600s测量: 工具:手表、停表方法:观察 读数 记录误差产生: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力概 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示意图:用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单 位:牛顿 N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的快慢、运动的方向用心 爱心 专心 2二力和机械知识结构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发展内容理解受到外力 运动状态改变不受到外力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二力平衡 概念 略条件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三要素

3、力重力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弹力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构造:使用:观察 校零 操作 记录注意事项:保持弹簧和力的方向一致 弹簧不可接触底版 记录时不要忘记单位 不能超出量程 可以斜着测力摩擦力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应用概 念: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产生条件:相互接触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类 型: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滑 动摩擦力大小测量求解原理:二力平衡方法:转化法fF影响因素:压力的大

4、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方向:和相对运动或趋势的方向相反用心 爱心 专心 3三功和机械能知识结构简单机械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平衡条件:F 1L1F 2L2应用:省力杠杆,道钉撬、启瓶器等等臂杠杆,天平费力杠杆,钓鱼杆、镊子、筷子等滑轮概 念:周边有槽,可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定滑轮: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既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但要费距离。 FG/n S=nh 其他机械斜面:省力

5、,费距离。盘山公路,螺丝钉轮轴:省力,费距离。方向盘,功功的概念定义: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力 F、距离 S,S 是物体在力 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焦耳J 1J1Nm物理意义:反映力的作用的成效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理解: 对于理想机械,不考虑机械重和摩擦,W 机 W 物实际中,要克服机械重和摩擦做功则有W 总 W 有用 W 额外机械效 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W 有用 / W 总特点:无单位,总是小于 1特殊机械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W 有用 / W 总 Gh/FsG/nF 斜 面:W 有用 / W 总 Gh/FLL 为斜面长,h 为斜面高功率定义:单位时间所做

6、的功公式:PW/t单位:W瓦特 ,1W1J/s,1KW 10 3W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用心 爱心 专心 4四声现象知识结构二、典例精析例 1、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柔橹不施停却棹,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多次描述了运动并作了简单解释,其中前后两次描述了山的运动状态,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风和船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风和地面思路解析:诗中一次描述到山在运动:“看山恰是走来迎” ;一次描述山是静止的:“仔细机械能动能: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相关因素 m、v ,m 越大、 v 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概念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相关

7、因素 m、h ,m 越大、h 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相关因素弹性形变,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应用:地球卫星、荡秋千、滚摆声现象产 生:声音由物体振动发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具有能量。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应用:回声测距、加强原声。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音色:

8、声音的品质叫音色。音色不同,声音的品质不同噪声 噪声:定义(略) 危害:略 减弱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超声波与次声波用心 爱心 专心 5看山山不动” 。描述山的运动,就需要找到一个物体作参照物。船和山之间有位置的相对变化,很显然在诗词提到的物体中,船山之间有位置的相对变化,船可以作为山在运动的参照物;描述山是静止的所找参照物同山之间没有位置的相对变化,在诗词直接提到的物体中虽然找不出这样的物体,可以把范围扩大到这些物体所处的环境,很显然江河岸、地面可被选做参照物。综上所述,应选 B 。例 2、一辆客车以 3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 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

9、迎面开来一辆长 100 m 的货车,速度是 20 m/s ,客车里靠窗口坐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人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A 10 s B 15 s C 2 s D 6 s思路解析:解题的关键就是抓住迎面相向而行的速度关系。客车和货车相遇时两车相向而行,以客车为参照物,那么迎面开来的货车相对于客 车的速度为两车速度之和,即vv 1+v2。由于 s100 m ,利用公式 vs/t 得 v100 m/(30 m/s+20 m/s)2 s 。答案: C 例 3、1.7610 6 m 可能是 A 一本书的长度 B 一个人的高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思路解析:微米(m)是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人们对

10、微米没有感性认识应把北题的微米换成人们比较熟悉的米作单位。1.7610 6 m1.7610 61 m1.7610 6106 m1.76 m 。从题目所提供的选项来看,一个人的身高可能是 1.76 m ,一本书的长度肯定要比 1.76 m 要小得多,一座山的高度和一个篮球场的长度要比 1.76 m 大得多。 答案 : B例 4、2003 年 10 月 15 日至 16 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离地面 1.2 m 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 ,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第一条: ;第二条: 。思路解析:返回舱返回

11、地球靠近地面,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时,发动机对“火” (燃烧着的气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火”对发动机(返回舱)产生了跟下降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使返回舱不断减速,改变了返回舱的运动状态。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 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用心 爱心 专心 6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思路解

12、析:本题考查对惯性知识的理解,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及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因此,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则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且惯性大小是一定的。所以选项 A、B、C 都是错误的,D 是正确的。答案: D例 6、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头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 71 甲所示,过了一会儿,一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 71 乙所示。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13、态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 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思路解析:小刚被石头绊倒的过程中,原来脚和上身一起向前运动,但脚绊倒石头后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向前跌倒。小刚踩到西瓜皮摔倒的过程中,原来脚和上身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当脚踩到西瓜皮的时候,急速向前滑,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前进速度,形成脚快身慢的状态,所以向后摔倒。综合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14、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 A例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 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另一点是区分本题中的摩擦力并非滑动摩擦力,因此不能由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来判断小明和小刚各自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关系。由于小明和小刚都是匀速爬杆和匀速爬绳的,因此两个人所受的摩擦力和各自所受的重力是相等的。因此

15、,如果小明的体重大,则他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大。D 选项是正确的。用心 爱心 专心 7答案: D例 8、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B 拉力不属于弹力C 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D 物体在形变是时产生的力叫弹力思路解析: 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因此 A 是错的;拉力的作用能使物体发生形 变,所以拉力属于弹力, B 错;物体的形变如果不是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D 错。答案: C例 9、如图 72 所示,两个重 20N 的相同物块 A、B 叠放在一起,受到 10N 的力的水平推力 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 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若将 B 与 A 并列,并让他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 F2 F1。(选填“”“” “”)思路解析:A 和 B 在水平推力 F1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和 B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 F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