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549916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20幼儿心理的发展(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幼儿心理的发展n 基本概念n 幼儿期指儿童从岁到、岁这段时期。此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称为幼儿期,也叫学前期。第一节 生理的发展n 二、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二)皮质抑制与兴奋过程的加强n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1、脑重量继续增加7 岁儿童的脑重约 1280 克,基本上已经接近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 1400 克)2、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增长、神经细胞的髓鞘化(6 岁)3、脑电波的变化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中重要参数。 波、 波、 波 在 4-20 岁之间,脑电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期: 第一次在 5-6 岁左右,表现为枕叶 波与 波斗争最为激烈, 波逐

2、渐超过 波; 第二次出现在 13-14 岁左右,表现为除额叶外,整个皮层 波与 波的斗争基本结束, 波基本上代替了 波。(二) 、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n 第二节幼儿的游戏n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n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n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玩游戏?n 一、游戏的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现代的游戏理论 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 n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兴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这些理论今天被称作“经典的游戏理论” 。 主要有:- 天赋本能论- 精力过剩说- 娱

3、乐放松说- 种族复演说- 生活预备说- 成熟说n 1、天赋本能论n 德国的福禄贝尔把游戏解释为儿童内部本能的表现,认为儿童正是通过游戏表现其内在的“神的本源” 。n 2、精力过剩说n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其主要观点是:n 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n 机体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n 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的形式 n 3、松弛(娱乐说)n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柏屈克) 。n 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n 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

4、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 n 4、生活预备说n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K.Groos) 。 n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n 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n 5、种族复演说n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 n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n 不同年龄的儿童重演祖先不同形式的本能活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除了上述主要经典游戏理

5、论外,还有:n “休养说”:德国体操鼻祖顾兹姆斯等认为游戏是为调节或恢复身心疲劳所从事体育活动。n “生长说”:美国的阿普利登提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期的结果,是机体练习技术的一种手段。美国奇尔摩还认为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成长,游戏是生长的内驱力。 n 对早期游戏理论的简单评价 上述这些游戏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所以它们都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明显的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游戏,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 同时它们主要又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 但是,这些理论或多或少的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一现象,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儿

6、童游戏研究的进展。 (1)、精神分析理论(2)、认知动力说(3)、学习理论n 精神分析理论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题的一个派别。 发泄论(补偿说) 掌握论 角色扮演模式 宣泄理论n 发泄论(补偿说)n 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著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n 主要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n 动物本能的欲望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欲望却常因受压抑而不能随意表现。游戏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 愿望的实现、愉快体验(模仿成人) 不愉快的体验、 “强迫重复” (医生)n 掌握论n 其主要代表人

7、物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 H. Erikson) 。n 主要观点: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n 游戏的形式随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发展而不同,游戏帮助儿童的人格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使人格获得理想的发展。n (游戏材料的性别差异) (游戏内容的差异)(伯勒 角色扮演模式) 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于角色的选择往往基于他们对于某人的感情。(蒙尼格 宣泄理论) 他认为人身上天生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此驱力不断寻求表现,如果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 因此,为了

8、发泄这种攻击性的驱力,必须找到一个合法的、社会所允许途径,游戏正是这种发泄的合法途径。因此,儿童玩攻击性或侵犯性的游戏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 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可以降低焦虑,避免形成病症。n (2)、认知动力说其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J. Piaget) 。 主要观点是:n 游戏的特征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n 游戏的主要功能是对新的心理机能的“练习”n 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境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n 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技能。n 如一个孩子在玩游戏她不小心把水泼到娃娃身上,他马上把娃娃身

9、上的衣服脱下来,放到太阳底下去晒,用毛巾往往娃娃身上披说你就穿这件衣服吧。这便是同化。 顺应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人或物)的动作,即模仿; 同化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这就是游戏。 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 ,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 。 n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n 感知运动阶段:练习游戏n 在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n 具体运算阶段:有规则的游戏n (3)苏联的游戏理论n 维果斯基、乌申斯基、鲁宾斯坦、列昂节夫、艾利康宁n 强调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10、。n 强调游戏的社会本质,反对本能论。n 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n 3、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n 觉醒理论(伯莱恩、哈特、埃利斯)n 元交际理论(贝特森)n 行为适应说二、游戏的种类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n 练习游戏(0-2 岁):也叫感觉运动游戏,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 游戏的典型表现是不断地抓对玩具,绕房间四周跑。 n 象征性游戏(2-7 岁):幼儿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 主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n 规则游戏(7-11、12 岁): 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

11、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 逐步解除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 遵守规则成为可能。 以一些有规则的竞赛性游戏为主,如:下棋,打球等。美国心理学家帕腾(Parten,1932)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合作的游戏n 这几个孩子正在沙盘上做着玩具交易,还彼此评论着。这种联合游戏是真正的社会互动游戏。n 三、游戏的作用n (一)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n (二)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3-5 岁儿童取一支粉笔n (三)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体验着人物对周围环境的感情和态度、消极情感的疏导n (四)游戏在幼儿个性

12、形成中的作用n (五)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儿童在游戏中更能克服困难,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n 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词汇的发展、词汇数量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n 内容涉及广泛n 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3、积极词汇的增长二、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陈述句最早,疑问句次之,祈使句、感叹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独白言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儿童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1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 )从情景性语言过渡到连贯性言语67 岁幼儿才能比较连贯的说话,开始从叙述外部联系发展到叙述内部联系。一、道德

13、认知的发展n 皮亚杰采用临床谈话法,将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1. 前道德判断阶段(03 岁)2.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3. 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712 岁)4. 公正阶段(12 岁以后)幼儿的道德认知的发展正处于第二个阶段n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 岁)n 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n 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n 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n 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n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14、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n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n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 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 ,不听话就是“坏” 。 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n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n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n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n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 岁)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n 第一

15、,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n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n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n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n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n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

16、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n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 岁以后)n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n 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n 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性别认同的发展和性别化1.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坚定性(恒常性) 。 一些 2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是还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