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后习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548245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课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课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课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课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课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课后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报文分组,加首部 、经路由器储存转发、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答:从单个网络 APPANET 向互联网发展:

2、TCP/IP 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 ISP 结构的 Internet:ISP 首次出现。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1)广域网 WAN:远程、高速、是 Internet 的核心网。 (2 )城域网:城市,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 4)个域网 PAN:个人电子设备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s ) ,数据率为 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

3、为 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 k 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 K 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 当 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 xp,相反。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 x 和(p+h)(bit),其中 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 h 为每个分组所带

4、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 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 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 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 p 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 1-12 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总时延 D 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 D= kd+(x/p)*(p+h)/b)+ (k-1)*(p+h)/b D 对 p 求导后,令其值等于 0,求得 p=(xh)/(k-1)0.5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

5、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数据长度为 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s。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 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 ts =103/109=1s 传播时延: tp=106/(2108)=0.005s

6、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 2108m/s.媒体长度 L 分别为:(1 )10cm (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 )100km (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出当数据为 1Mb/s 和 10Gb/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0.1/(2108)=510-10 比特数=510-101106=510-4 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 (2 ) 1

7、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 比特数=510-71106=510-1 1Gb/s: 比数=510-71109=5102 (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 比特数=510-41106=5102 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 (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 比特数=2.510-21106=5104 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 1-19 长度为 1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 20 字节的 TCP 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

8、 20 字节的 IP 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 18 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 1000 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 (1000+20+20+18)=94.5%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

9、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2)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

10、,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 ,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 OSI 中称为服务原语。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

11、则的集合。客户(client) 和服务器 (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 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 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 SAP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2-04 试解释以

12、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单工通信: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接收) 。而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通信的

13、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带通信号: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置等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 20000 码元/

14、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 16 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 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 35Kb/,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问信噪比/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 答:C = W log2(1+S/N) b/s-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 )-1=2

15、*(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 信噪比应增大到约 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S/N 再增大到 10 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 18.5%左右2-12 试计算工作在 1200nm 到 1400nm 之间以及工作在 1400nm 到 1600nm 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 2*10e8m/s. 解:V =V/L1-V/L2 1200nm 到 1400nm:带宽=23.8THZ ;1400nm 到 1600nm:带宽=17.86THZ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2-16 共有 4 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 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 1111 1 1) B:(1 1 11111 1) C:(11 111 111) D:(1 1 111111 )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 )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 0 还是1? 解: SA=(11 311 311)8=1; A 发送 1 SB=(11 3113 11)8=1, B 发送 0 ;SC=( 11 311311 )8=0,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