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54203 上传时间:2017-05-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_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燃料乙醇)无损检测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三月六日 2 目录 3 一、工程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11.3 检测工程要求1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12.1 概述12.2 射线检测方案12.3 超声检测方案62.4 渗透检测方案72.5 磁粉检测方案102.6 保证措施13三、安全技术措施163.1 人员要求16 4 3.2 设备要求163.3 人员防护163.4 现场防护16四、应急预案17五、无损探伤 JSA 分析及防护方法18无损检测方案一、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中粮生物化学(安徽)

2、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共有三十台储罐,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罐体进行无损检测工作。1.2 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1.2.1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 NB/T47013.1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 5 1.2.3 GB50341-2014 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1.2.4 SH/T3167-2012 钢制焊接低压储罐 ;1.2.5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2.6 HG/T20569-2013 机械搅拌设备 ;1.2.7 计图纸文件要求的其他规范、规程;1.2.8 GB18871-2005射线卫

3、生防护基本标准 。1.3 检测工作要求1.3.1 发酵区储罐探伤要求:底及次圈罐壁纵焊缝 100射线探伤,级合格;底及次圈罐壁环焊缝和其余各圈纵焊缝 20射线探伤,级合格;其余各圈环焊缝 2探伤,级合格;罐壁所有丁字焊缝 100射线探伤,级合格;底圈壁板与罐底内外角焊缝 100磁粉探伤,级合格;罐底边缘板(外缘 300mm)对接焊缝 100射线探伤,级合格;罐底板 T 型焊缝根部和表面 100磁粉探伤。1.3.2 乙醇成品罐区及乙醇中间罐区储罐探伤要求:按 GB50341-2014 中的第 12.2 条及 GB50128-2014 中的第 7.2 条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探伤。二、 主要检测项目的保

4、证措施2.1 概述1 无损检测指令由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业主工程师下达;2 无损检测依据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 47013.1 47013.6-2015)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检测方案:射线检测采用以 X 射线探伤机检测法为主,对不适合射线检测的部位采用超声检测;对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铁磁性的材料采用磁粉检测;非铁磁性的材料采用渗透检测。针对既定无损检测方案,我公司对人员、设备、材料、工艺、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详细的措施。2.2 射线检测方案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1.2 依据:GB5O

5、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3 检测人员:必须由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射线级及级以上人员担任操作,级及级以上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1.4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1.5 射线防护应符合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规定。2 表面要求2.1 焊缝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应由焊接检验人员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出具射线探伤委托通知单委托探伤。2.2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否则应作适当的修理。3 仪器、设备和器材

6、3.1 选用设备:a)定向 X 射线机: 规格型号:XXG-25053.2 胶片和增感屏3.3 胶片 6 a)射线胶片分为 T1、T 2、T 3、T 4四类,T 1为最高类别,T 4为最低类别。b)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本工程无损检测要求选用 T3 类型胶片,AGFA-C7胶片,胶片规格:30080mm3.4 增感屏 a) 采用铅增感屏,增感屏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和平整。b) 在透照过程中胶片和增感屏应始终紧密接触。c) 规格:30080mm;厚度:0.030.10。1mm(前后屏)3.5 像质计3.5.1 像质计的选用:应根据透照方式、检测技术级别(本工程为 AB 级)、像质计放置方式

7、及公称厚度(或透照厚度) 确定像质计灵敏度,选用符合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规定的型、型像质计 Fe10/16、Fe6/12 及小径管专用像质计。3.5.2 透照厚度:射线照射方向上工件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应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工程厚度之和。3.5.3 径管100mm 时,选用 NB/T 47013.2-2015 附录 F 规定的专用(等径金属丝)像质计。3.5.2 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 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表 5、表 6、表 7 的规定。3.5.2 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应符合 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4.7.

8、2条的规定。3.5.3 黑度计和比较黑度片采用数字显示型式的黑度计(TD-210) ,黑度计误差不超过0.05,所使用的标准黑度片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3.5.4 观片灯:观片灯的亮度至少应观察到黑度为 4.0 的底片,且观察的慢射光亮度可调,对于需要观察或透光量过强的部分应采用滤光板以屏蔽强光。3.5.5 评片室:评片一般应在专用评片室进行,室内的光线暗且柔和。4 底片标记及布片方法4.1 底片标记:底片标记放置见。4.1.1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放在胶片的适当位置,并距焊缝边缘至少 5mm。4.1.2 象质计的放置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 部位) 。

9、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但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4.1.3 采用射线源置于中心位置的周向曝光时,象质计应在内壁,每间隔 90 度放一个。4.1.4 搭接标记(抽查时为有效区段透照标记)应距离底片两端至少 10mm,用()标记。 7 搭接标记的摆放位置应符合NB/T 47013.2-2015标准(附录 G)的要求。4.2 布片4.2.1 按焊缝布置图绘制出焊缝编号,顺时方向布片,环缝从以纵缝丁字口为中心,顺时方向布片。4.2.2 工件上必须标明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做永久标记和作为重复探伤的依据。4.2.3 布片位置要详细的标记在原始记录简图上,标注记录与标记相符。5

10、拍片,5.1 曝光条件 X 射线机应定期制作曝光曲线,供合理选择曝光工艺参数。5.1.2 管电压在保证穿透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电压、长时间,在焦距 F700mm 时,曝光量推荐不低于 15mA.min. 当焦距改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荐值进行换算,采用 r 射线透照时,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小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 10 倍。5.1.3 允许使用的高管电压应控制在不同透照厚度允许 X 射线最高透照管电压(图 1)范围内。用 射线透照,当采用内透法(中心法或偏心法)时,在保证像质计灵敏度达到 NB/T 47013.2-2015 要求时,透照厚度下限减半。不同透照厚度允许的 X 射线最高透照管

11、电压 图(1)5.2 几何条件5.2.1 L2与 L1/d 的关系应满足 JB/T4730.2-2005 标准图 2、图 3、 AB 级要求,或按下式计算:L110dL 22/3式中:L 1源至被检部位工件上表面的距离, (或称透照距离) 。d焦点尺寸(方焦点尺寸取边长,长焦点取长短边只和的 1/2) 。L2被检部件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推荐焦距(F)一般选用 F700mm(满足 L3L 1/2) 。5.3 透照次数5.3.1 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应满足 NB/T 47013.2-2015 标准附录 D 的要求。AB 级的 K1.03(纵缝)K1.1(环缝)5.3.2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

12、头检测a)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1)T(壁厚)8mm;2)g(焊缝宽度)D 0/4。射线束的方向应满足上下焊缝的影像在底片上呈椭圆形显示,焊缝投影间距以 1 倍焊缝宽度为宜,只有当不能满足 8 上述条件或上下焊缝椭圆形显示有困难时,可采用做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5.3.3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头 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D00.12 时,相隔 90透照 2 次;当 T/D00.12 时,相隔 120或 60透照 3 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 120或 60透照 3 次。5.3.4 本工程小径管直径32mm 的管子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 90透照 2 次。5.4 切片、装片、拍片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胶片,防止胶片及增感屏折叠、挤压、污染。5.5 透照前应对工件进行编号和标记,并画布片示意图。5.6 透照时为防止漏检,底片有效长度和划线长度必须按标准并满足K 值要求。5.5 透照方式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关系,纵、环缝源在外单壁透照 纵、环缝源在内单壁透照纵缝源在外双壁单影透照 小径管环缝双壁双影椭圆成像 小径管环缝垂重叠成像透照布置示意图和说明 9 6暗室处理底片处理及要求按“暗室处理工艺守则”进行,底片晾干应用白纸隔开。7 底片的质量7.1.1 底片黑度(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