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53888 上传时间:2017-05-0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2 第一节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 第一节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4 0501001502002503001957 1963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心脑血管病传染病(年) 我国近年心脑血管病上升情况 5 我国近年几项大样本调查研究 时间 研究范围 调查人口 1983 6城市 63,195 1985 21省农村 246,812 1986 7城市 115,065 1991 3市 1县 420,000 1987(全军) 29省 (市 ) 5,814,

2、851 6 我国城乡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1985年) 219116719185142394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发病率 死亡率 患病率/10万人城市 农村7 020406080100120140160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0 1 2男女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 城市 ) (年) 死亡率/10万8 020406080100120140160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0 1 2男女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 农村 ) (年) 死亡率/10万9 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发病率

3、: 120 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 200万 死亡率 : 80 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 150万 患病率 : 400 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 600 700万 10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 2030 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1%/年增加 无变化 2%/年减少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 2001年文件) 11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 12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 年龄 吸烟 性别 酗酒 高血

4、压 血脂异常 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 糖尿病 TIA 13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 肥胖 缺乏合理运动 高半胱氨酸血症 食盐摄入量高 血小板聚集性高 口服避孕药 遗传因素 季节与气候 膳食营养素缺乏 药物滥用 促凝危险因素 其它疾病 14 高血压与脑卒中 美国一项分析 (9组前瞻 ):样本 42万 平均随访 10年 (6 25年 ) 人群平均舒张压每升高 7.5mmHg 脑卒中发病率增加 46% 15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03000600090001200015000180001959年 1979年 1991年 2002年9000万 3000万 6000万 1.6亿 16 2002 199

5、1 知晓率: 30.2 26.6 治疗率: 24.7 12.2 控制率: 6.1 2.9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三率”变化 17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4) 类 别 收缩压 ( mmHg) 舒张压 (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 “ 轻度 ”) 2级高血压( “ 中度 ”) 3级高血压( “ 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 139 140 140 159 160 179 180 140 80 80 89 90 90 99 100 109 110 90 18 高血压 建 议: 1、 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使居民普遍提高 KAP(知识、

6、态度、行为)水平; 2、 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3、 积极创建示范社区,筛查、建档、随诊高血压患者; 4、 成年人应经常测量血压,一般至少每年需测量一次, 高血压患者每 2 3个月至少测量一次; 5、 对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选用非药物治疗。 19 降 压 目 标 一般成人 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 130/85mmHg 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 *原则: 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20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 施 目 标 减重 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 BMI

7、保持在 20 24。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 8g,以后再降至 6g; 南方可控制在 6g以下。 总脂肪 75岁者, INR控制在 1.6 2.5; 或口服阿司匹林( 50 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 (50 150mg /日 ) 26 吸 烟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 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 RR 2.5 5.6) 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 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 等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 RR 1.82) 27 吸烟与脑卒中 (美国)吸烟导致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男性为 1.6,女性为 1.9 (日本)研究证明

8、 ,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平均为 2.5( 1.8 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 2.5 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为 2.5 3.5 吸 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度。 29 血 脂 异 常 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 19% 31%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 5.72( 220mg/dl) TG 1.70 ( 150mg/dl) H

9、DL-C 1.04 ( 40mg/dl) 3.64 ( 140mg/dl) 33 血 脂 异 常 建 议: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 TC高于 5.0mmol/L者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4、 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 5、 LDL160mg/dl, 130mg/dl, 100mg/dl 无 CHD和 2个 CHD危险因素者,目标: 7.0 非空腹 4.4 8.0 10.0 10.0 HbA1c ( %) 7.5 血压( mmHg) 130/80 140/90 140/90 BMI(kg/m2 ) 男性 1.1 (42mg

10、) 1.1 0.9 0.9 TG ( mmol/L) 50% 的捡出率为 7% 10%, 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 5% 7% 颈动脉狭窄 60% 99% 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率为 3.2% 其中狭窄 60% 74% 的人群发生卒中为 3.0% ;狭窄 75% 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 3.7%;狭窄95% 99% 者卒中发生率为 2.9% 43 颈动脉狭窄 建 议: 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 2. 对重度颈动脉狭窄( 70%)的患者,在有条件 的医院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 治疗(但应全面评

11、价其他危险因素,并征求患者 和家属的同意) 44 肥胖与卒中 定义: (西方人) BMI30,( 中国) BMI28 美国研究:男性肥胖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 2.23 BMI 27 28.9, 相对危险度为 1.75 BMI 29 31.9, 相对危险度为 1.90 BMI 32, 相对危险度上升为 2.37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男性腹部肥胖,女性肥胖或 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45 2002年调查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 22.8%( 39 ) 肥胖率: 7.1 ( 97 ) 其中大城市成人超重率: 30.0% 肥胖率: 12.3 儿童肥胖率: 8.1 注 :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 46 北京地区超重与肥胖人群调查 人群 1981 1985 1992 1994 1998 超重率 肥胖率 超重率 肥胖率 超重率 肥胖率 男 工人 31.5 1.7 46.2 3.9 51.2 5.7 农民 15.9 1.4 41.0 4.4 49.9 8.1 女 工人 39.8 7.2 49.7 9.4 43.4 7.1 农民 22.9 2.4 47.4 8.9 60.7 14.1 47 其他危险因素 一、 肥胖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