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37263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课件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第14篇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部分 阅 读,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月色入户 户:_F (2)欣然起行 欣然:_F (3)念无与为乐者 念:_ 者:_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F 至:_F,知识盘点,门,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的人,于是,就,到,(5)怀民亦未寝 寝:_F (6)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 步:_F 于:_F 中庭:_ (7)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 (8)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_F (9)盖竹柏影也 盖:_F,睡觉,共同、一起,走,在,院里,形容水的澄澈,纵横交错,原来是,大概是,(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 闲人:_ 耳:_

2、 F,只是,清闲的人,语气词,可不译,2.翻译下列句子,(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013沈阳)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015岳阳),(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身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015重庆)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016河池、盐城,2015益阳,2012宿迁,2009泰安),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016毕节,2015绥化,2013六盘水、宁德、齐齐哈尔),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至少划1处) (1)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2)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3)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4. 根据要求填空。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_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_的情怀。 (2)本文写景的名句是“_”。 ( 2010福州),月光,竹柏影,比喻,清澈透明(空明),旷达(乐观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本文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2010福州),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 本文共7句话,请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把它们划分成3个层次。 (2) (3) (4) (5) (6) (7) 6. 文中表现了苏轼悠闲自适的心情,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016盐城),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7. 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012朝阳),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因为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

5、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8.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2016宁夏) 9. 请分析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2015绥化),闲人包含着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有赏月时的悠闲自在;有贬谪之后的无所事事;以及旷达释怀的人生态度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喻成“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10. 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

6、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之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一、(2016蒙城二模)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分别回答问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月色入户 户:_ (2)欣然起行 欣然:_ (3)念无与为乐者 念:_ (4)怀民亦未寝 寝:_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门,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睡觉,金题演练,形容水的澄澈,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

7、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安静、空灵的环境特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水,将竹子在月光的映衬下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突出了月夜环境的优美、清静。,4. 本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是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全篇没有一句表达情感的词,但是借月夜赏景,景色的清静深幽和“闲人”,寓情于景地表达了自我排遣的旷达人生观。,

8、二、(2016庐阳三模)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念:_ (2)相与步于中庭

9、 相与:_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_ (4)淡笑有鸿儒 鸿儒:_,考虑,想到,共同、一起,出名,博学的人,2.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只划一处)。(2分) (1)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2)苔 痕 上 阶 绿,/,/,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身走到户外。,这是陋室,因为我(居住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简陋了)。,4.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10、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解析】通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看出作者将月光比作水,竹柏影映在地上的影子像水草交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以看出作者壮志难酬、自我排遣的感情。,将月光比作水,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5. 【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_的手法,【乙】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_的情怀。(2分),【解析】通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看出作者将月光比作水,竹柏影映在地上的影子像水草交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以看出作者壮志难酬、自我排遣的感情。,寓情于景,安贫乐道,三、(2017原创

11、)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怀民亦未寝 寝:_ (2)相与步于

12、中庭 于: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闲人:_ (4)把酒问青天 把:_ (5)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_,睡觉,在,清闲的人,执、持,为什么,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3. 记承天寺夜游中涉及的表达方式有_,文中点明题旨的中心句是:_,【解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与步于中庭”一层交代了时间、地点、缘由,可知主要是叙事,属于记叙;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描写月夜景色,属于描写;第三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要是抒情、议论。,记叙、议论、描写兼有抒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两文都写到了相同的景物,但却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月,抒发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的情感。,主要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解析】两文描绘的共同景色是月或月色。记承天寺夜游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名为赏月,实则是抒发贬官失意之后的聊以自慰的清闲之情;水调歌头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两者感情色彩略有不同。,更多师生关注的掌上中考专家,100多位中考专家负责内容策划,3大主题、6个时段,全年系统规划,有趣有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