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534180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生产与加工14 黄伞栽培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知识体系,形态特征,生活条件,培养料制作,栽培技术,出菇管理,后期增产,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黄伞顺季节和反季节栽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第一节 生物学特征,黄伞(Pholiota adiposa):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又名多脂鳞伞、柳蘑。,二、食药用价值: 1.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2.含有的粗蛋白高于平菇和香菇 3.保持精力旺盛和抗肿瘤:表面粘性物质含粘多糖、核酸、维生素。,三、形态特征: 野生黄伞子实体中等大,单生或少丛生。盖径312cm,初扁半球形,谷黄色,具粘液,有褐色近平伏的鳞片;菌肉白

2、色或淡黄色。菌褶黄色至锈褐色,直生至近弯生,稍密,不等长。柄长5cm,粗0.53cm,圆柱形,与盖同色,有褐色反卷的鳞片,纤维质,内实。菌环淡黄色,膜质,生菌柄基部。易脱落。 孢子锈色,平滑,椭圆形或 长椭圆形,7.59.5m。,四、生活习性,1.营养 黄伞为典型木腐生菌,为褐腐生形。因此,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植物性材料以及含氮源、矿质元素、维生素丰富的农产品下脚料都是很好的营养物质。菌丝生长阶段C/N为2030:1,子实体生长阶段C/N为3040:1。,四、生活习性,2.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2224。于改良PDA培养基上培养,一般710d长满斜面。菌丝初期洁白,中等粗细,致密,老化时气生菌丝

3、分泌黄褐色色素。原种、栽培种以木屑为主料,于500ml罐头瓶培养,适温下2530d长满。子实体生长适温1518。原基分化需510变低温刺激。,四、生活习性,3.水分、湿度 培养料水分以60%为宜。发菌期空气湿度需6070%;原基分化期需湿度8085%;子实体生长期需达到9095%。,三、生活习性,4.空气 发菌和子实体生长期均需充足的氧气。为此发菌期间根据制作工艺进行相应的补养措施,如微孔增氧。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加大出菇环境的通风换气。,三、生活习性,5.光照 发菌期需暗光培养。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期需必要的散射光,以确保菇形正、色泽佳。光照强度以出菇环境能正常读书阅报为宜。 6.pH值 pH

4、值以6.57.2为佳。,第二节 栽培技术,一、菌种制作 1.母种制作 改良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0.3g,磷酸二氢钾0.2g敷皮10g,玉米粉5g,黄豆粉5g,蛋白胨2g,VB1(10mg)1片,水1000ml。培养基制作及母种接种方法按常规操作。,2.原种、栽培种制作:原种可用谷粒制作,也可以用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5%(粗:细=2:8)、敷皮16%、玉米粉2%、蔗糖0.5% 、尿素0.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0.2%,料水比为1:1.5。制作方法按常规操作。栽培种制作方法同原种制作,料水比为1:1.55。,基本工

5、艺流程,菌种选择及制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顺季栽培 1.栽培季节 顺季栽培以8、9月份制栽培袋为宜。 2.栽培模式 顺季栽培以采用袋栽。,顺季栽培 4.菌袋制作 培养料配方 木屑78%(粗:细=3:7)、麸皮14%、玉米粉2%、蔗糖0.5%、尿素0.5%、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0.2%,料水比为1:1.6。,顺季栽培 4.菌袋制作 装袋灭菌 选用1718cm3335cm0.05cm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筒袋,装袋后进行常规灭菌。如采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可将培养料发酵后在灭菌。具体方法参照金针菇栽培技术。,顺季栽培 冷却接种 冷却后采

6、用两头接种,具体方法参照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般接种35-40d菌丝可发满袋。发菌期间用针于距菌种前缘1cm处间隔1cm刺1cm深的微孔,达到增氧促发菌的目的。,顺季栽培 5.发菌管理 具体方法参照金针菇栽培技术。 6.出菇管理 发菌结束后,码好垛,打开两端袋口,成锥形空间,进行温、光、湿、气等条件的处理,刺激出菇。57d原基大量分化,之后拉直袋口12d再反卷袋口,35d后可以采收子实体。,顺季栽培 6.采收管理 采收标准以菌膜少量破裂为适期。正常管理,春季上市可弥补冬季鲜品蘑菇的空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子实体生长期间,如果用套袋处理,模仿金针菇出菇管理,可获得盖小、柄长、质脆嫩的优质

7、商品菇。,反季栽培 1.栽培季节 反季栽培2月末到3月末制栽培块为宜 2.栽培模式 反季栽培采用块栽。,反季栽培 3.菌袋制作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配方同上,可适当提高麸皮用量2%-4%。 培养料处理 培养料可采用半熟料处理进行消毒。 冷却接种 选用80cm100cm0.015cm的低压聚乙烯农膜,用30cm60cm4cm模框装料。培养料趁热出锅,边出锅边压块,用托盘托住置于接种室中冷却。 当料块温度降至30左右时,抢温接种。将菌块掰碎直接撒于料面分布均匀即可。一般一瓶菌种播种一个料块。,反季栽培 4.发菌越夏 播种后于室内或室外堆积发菌,温度以5以下为宜。4月初到4月中旬,菌丝封满料面后,上架

8、单层摆好,室外荫棚好于日光温室。此期温度控制在15左右,5月中旬菌丝发透料块。剔除严重污染的菌块,局部轻度污染的菌块可置于层架最底层贴地摆放,不要轻易打开塑料膜。此后一直到9月初的漫长时间内,主要是菌块的后熟、转色、越夏过程。此期的重点是暗光培养,控制温度在30以下,防止虫害发生。,反季栽培 6.出菇采收 9月初自然界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可打开或全部取下菌块薄膜,进行搔菌处理,增大空气湿度至85%,进行出菇管理。10-15d菌块表面出现成丛密集的深褐色米粒样菇蕾。继续增大空气湿度至90%,7-10d可采收第一潮,共可采收3潮。黄伞的反季节栽培与滑菇压块栽培工艺有相似之处,其生物学转化率高的可达12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园艺/花卉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