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341561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文言文之之的用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文言文之“之”的用法,原文: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2)应。久之(3),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4)于唐僧:“此何难之(5) 有?”唐僧曰:“汝之(6)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7)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8)乎?”,(1)动词,译为“到”、“往”。(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代词,译为“这件事”。 (5)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7)结构助词,译为“的”。 (8)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 译为“我”。,动词+之,代词,1.执策而临之,曰:“

2、天下无马。”(马说),3.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2.项燕为楚将,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之=代物,之=代人,之=代事,之+地点,动词,3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到、往,定语+之+中心语,结构助词,.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3.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童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之=的,主语+之+谓语,结构助词,.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

3、+之+谓语,结构助词,2.宋何罪之有? (公输),1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陋之,有何罪之,用在句末,音节助词,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1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之=凑足音节,无义,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或用法。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吾欲之南海( ) (3)一人虽听之(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 (5)水陆草木之花( ),参考答案:1.结构助词,的 2.动词,到 3.代词,弈秋的教导 4.代词,它 5.结构助词,的,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之,助词,代词,动词,(到、往),代人 代事 代物,结构助词,音节助词,(不译),(不译),(的),“之”字用法,1.注意“之”在语句中的位置。,2.注意联系上下文。,辨 别 技 巧,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youyicongshu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