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33844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第2课《观沧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二首 观沧海 曹 操,明确目标,本讲目标,1.理解诗意,赏析诗句; 2.理解诗歌中的豪迈情怀; 3.联系时代背景及诗人经历了解曹操苍凉慷慨的诗歌风格。 重点: 理解诗意,赏析诗句。 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豪迈情怀。,文本解读,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方法指导,理解诗题,正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理清结构,东临碣石,以观

2、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统领全篇。,理解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 这写的是从碣石山向下看沧海的情形,是诗人眼中的大海全景。他从大处落墨,有动景有静景,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理解赏析,高耸屹立的样子,理解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水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狂涛巨浪。这两句逼真地显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理解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写出了沧海之大,状绘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画卷

3、。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理解赏析,理解赏析,拓展探究,阅读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曹操的观沧海有何相同之处。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拓展探究,理解赏析,思维训练,1.写大海无风时水波动荡的样子的和遇到大风时涌起波浪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2.最能体现作者豪迈的气魄、博大的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4、烂,若出其里。,思考理解,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真题在线,A,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