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65293866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练习学习指要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两汉魏晋时期灿烂的文化成就。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2、着重识记理解文言词语,归纳多义词的义项,和有关文言句式,掌握文中通假字。3、能通顺、准确地口译各篇文章,背诵过秦论鸿门宴中规定段落和另两篇文章。重点、难点、关键掌握积累文言词语、对课文熟读成诵,理清文章思路和段落层次。概括文章要点。学习监测第二十一课 过秦论课前预习1、下面加线字的形、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故业(mng,承接) 度长絜大(xi,衡量)B、履至尊(l,鞋子) 振长策(c,马鞭子)C、鞭苔天

2、下(ch,打) 制其弊(b,疲惫)D、逡巡而不敢进(jn xn,顾虑徘徊) 瓮牖绳枢之子(yu,窗户)2、下列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因(沿袭)遗策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秦人开关延(请)敌 信(可靠)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试使山东(殽山以东)之国 因河(河流)为池(护城河) 收天下之兵(军队)聚之咸阳 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A、 B、 C、 D、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基本相同的分别是(1)_ (2)_ )(1)A、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B、内立法度,务耕织。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行军用兵

3、之道D、序八州而朝同列强国请服,弱国入朝(2)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履至尊而制六合。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1、下列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赢粮而景从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 B、/C、/ D、/2、下列句中属省略句的是( )A

4、、南取百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血漂橹流出的血多得能漂起船桨。B、非及向时之士也。不如九国的谋士。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匹夫起来造反就毁掉了天子七庙。D、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斗争。4、阅读第三段,概括层意。取得的功业(不超过5个字):_对外政策(不超过6个字):_对内政策(不超过6个字):_实行政策的目的:_5、文章第四段介绍陈涉的不利条件是从五个方面着笔的,这五个方面可以用五个词概括,请你分析之后写出这五个词(不能用原文词),并用一个短

5、语概括他取胜的原因。_、_、_、_、_取胜的原因:_6、阅读最后一段,用图示法体现:陈涉、九国、秦国、秦朝的对比,陈涉起义结果和秦朝灭亡的原因。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给上面两段文言文添加标点符号。(2)上面这两段文字选自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的史论散文六国论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_。(3)史论的特点是借古论今,借论述和分析古代历

6、史事实而讽喻现实。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时的贾谊要选取“秦灭亡的原因”这个角度,而北宋的苏洵则选取“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一角来写?第二十二课 鸿门宴课前预习1、鸿门宴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_时期著名的_家_的_,我们过去学过他的文章有_。鲁迅称誉这部书为_。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数(sh)目项王卮(zh)酒刀俎(z)瞋(chn)目B、戮(l)力杯杓(zha)鲰(zu)生从百余骑(q)C、不(fu)者玉玦(ju)目眦(z)道芷阳间(jin)行D、彘(zh)肩参乘(chng)按剑而跽(j)如恐不胜(shng)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

7、意义相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B、不然,籍何以至此瞋目视项王籍吏民,封府库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日D、良乃入,具告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E、闻大王有意都过之F、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下列加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两组是( ) A、妇女无所幸B、素善留侯张良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不如因善遇之C、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距关,毋内诸侯沛公脱身独骑卫士欲止为内E、故遣将守关者F、沛公军霸上君安与项伯有故度战至军中公乃入G、范增数目项王H、与一生彘肩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欲与亚文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距关

8、,毋内诸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令将军与臣有卻( )具告以事( )要项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不者,为所虏(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爽心悦目A、/ B、/C、/ D、/3、下列加线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用法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约为婚姻 沛公居山东时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将军战河北 而听细说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再拜献大王足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于是项伯复夜去A、不同,其余相同 B、不同,其余相同C、相同,其余不同 D、相同,其余不

9、同4、阅读课文第四段,简要归纳情节的发展变化,并概括樊哙陈辞的要点。情节的发展变化:_陈辞的要点:_5、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甲)高祖置酒洛阳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疾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

10、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记)(乙)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及羽背关怀楚(背关,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有功者害之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A、杀害 规划营造 错误 B、迫害 筹划营谋 过分C、妨忌 治

11、理 错 D、害怕 经办经济事业 过去下列各组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分别是(2)无敢隐朕 皆言其情( )A、没人敢对我隐瞒B、不能瞒我都把那实情说来都要说你们的真心话C、不要瞒我D、没人敢对我隐瞒都把那实情说出来都要说你们的真心话(3)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A、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B、项羽莫非是他的后代吗?不然为何发迹得这样迅速呢?怎么发迹后这样快就垮台了呢?C、项羽莫非是他的后代吗?D、难道是他的后代吗?为何发迹得这样迅速呢?不然怎么发迹后这样快就垮台了呢?(4)谓霸王之业 卒亡其国( )A、认为这是称霸称王的事业B、以为是霸王的事业终于失去了他的天下很快地灭亡了他的国家C、认为这是称

12、霸称王的事业D、认为霸王的事业很快地灭亡了他的国家终于失去了他的天下(5)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6)两段文章都谈到刘邦胜利而项羽失败的原因,下面的说法不属于这原因的几项是( )A、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B、刘邦与天利同利项羽不能与天下同利C、刘邦能任用豪杰,项羽妒贤嫉能 D、项羽是舜的后代,而刘邦不是E、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F、项羽自矜功伐,奋私智而不师古G、天亡项羽,并非项羽作战失误(7)结合课文鸿门宴试以四字概括填空。刘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_。项羽失败的内在性格根据是_。第二十三课 兰庭集序课前预习1、兰亭集序选自_,王羲之字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