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实验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5279397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设计实验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 车 设 计实 验 报 告 汽车整体布置方案测绘与设计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绘汽车整体结构,学会汽车整体布置方案设计方法。二、试验内容a 测绘汽车整体结构 1 整车布置基准线确定(1) 车架上平面线 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边缘在侧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线。它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即Z坐标线,向上为“+”,向下为“-”,该标记线为Z/0。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到1.5,使车架成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速时,货箱可接近水平。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2) 前轮中心线 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

2、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即X坐标线,向前为“-”、向后为“+”,该标记线记为X/0。(3) 汽车中心线 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即Y坐标线,向左为“+”、向右为“-”,该标记线记为Y/0。(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5) 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当

3、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b 发动机总成位置布置I.发动机的布置(1) 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乘用车前部因没有前轴,发动机油底壳至路面的距离,应保证满载状态下对最小离地间隙的要求。货车通常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上方,考虑到悬架缓冲块脱落以后,前轴的最大向上跳动量能达到70-100mm,这就要求发动机有足够高的位置,以防止前轴碰坏发动机油底壳。油底壳通常设计成深浅不一的形状,使位于前轴上方的地方最浅,同时再将前梁中部锻成下凹形状注意前梁下部尺寸必须保证所要求的最小离地间隙)a所有这些措施将有利于降性发动机位置的高度,并使发动机罩

4、随之降低,这能改善长头车的驾驶员视野,同时有利于降低汽车质心高度。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油底壳与横拉杆之间的间隙。发动机高度位置初定之后,用气缸体前端面与曲轴中心线交点K到地面高度尺寸b来标明其高度位置.如图所示。(2) 在发动机高度位置初步确定之后,风扇和散热器的高度随之而定,要求风扇中心与散热器几何中心相重合,以使散热器在整个面积上接受风扇的吹风冷却。护风罩用来增大送风量和减小散热器尺寸。为了保证空气的畅通,散热器中心与风扇之间应有不小千50 mm的间隙,无护风罩时可减小到30mm。由于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进气歧管上,其高度影响发动机罩高度,为此将空气滤清器做成扁平状。发动机罩与发动机零件之间

5、的间隙不得小于25 mm.以防止关闭发动机策时受到损伤。(2)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发动机的前后位置会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乘用车前排座位的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传动轴长度和夹角以及货车的面积利用率。 为减小传动轴夹角,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常布置成向后倾斜状,使曲轴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1-4夹角,乘用车多在3-4之间,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乘用车,前纵梁之间的距离必须考虑吊装在发动机上的所有总成(如发电机、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等)以及从下面将发动机安装到汽车上的可能性;还应保证在修理和技术维护情况下,从上面安装发动机的可能性。 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应与上下位置一起进行布置。前后位置确定以

6、后,在侧视图上画下它的外形轮廓,然后用气缸体前端面与曲轴中心线交点K到前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来标明其前后位置.如图中的尺寸c所示。此后,可以确定汽车前围的位置:发动机与前围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间隙,以防热量传人客厢和保证零部件的安装;离合器壳与变速器应能同时拆下,而无需拆卸发动机的固定点,此时应特别注意离合器壳上面螺钉的接近性。 (3)发动机的左右位置发动机曲轴中心线在一般情况下与汽车中心线一致。这对底盆承载系统的赞力和对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统一有利。少数汽车(如4 x4汽车)考虑到前桥是驱动桥.为了使前驱动桥的主减速器总成上跳时不与发动机发生运动干涉,将发动机与前桥的主减速器向相反方向偏移。 2.传

7、动系的布置 由于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装成一体.所以在发动机位置确定以后.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在内的动力总成位置也随之而定。驱动桥的位置取决于驱动轮的位置.同时为了使左、右半轴通用.差速器壳体中心线应与汽车中心线重合。为满足万向节传动轴两端夹角相等、满载静止时不大于4且最大不大于7的要求.常将后桥主减速器的轴线向上翘起。而在乘用车布置中.在侧视图上常将传动轴布置成U形方案.这样做可降低传动轴轴线的离地高度.有利于减小客厢地板凸包高度和保证后排中间座椅的座垫处有足够的厚度。在绘出传动轴最高轮廓线之后,根据凸包与中间传动轴之间的最小间隙一般应在10 - 15mm来确定地板凸包线位置。 3.转

8、向装置的布置(1)转向盘的位置 转向盘位于驾驶员座椅前方为保证驾驶员能舒适地进行转向操作,应注意转向盘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以取得转向盘前部盲区距离最小为佳,同时转向盘又不应当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还要照顾到转向盘周围(如风挡玻璃等)有足够的空间。(2)转向器的位置 前悬架采用钢板弹簧时,为了避免悬架运动与转向机构运动出现不协调现象.应该将转向器布置在前钢 板弹簧跳动中心附近,即前钢板弹簧前支架偏后不多的位置处。 因转向器固定在车架上.其轴线常与转向盘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因转向器固定在车架上,其轴线常与转向盘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为此用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将它们连接起来。此时,因万向节连接的轴

9、不在一个平面内.所以在正面撞车时又对防止转向盘后移伤及驾驶员有利。长头车一般用两个万向节,平头车不用或用一个万向节的居多。 如果转向盘与转向器之间通过一根刚性轴直接连接时,转向盘相对驾驶员在纵向平面偏斜一个角度。这既导致操作不便,又会因转向传动轴在俯视图上向前斜插而影响踏饭的布置和驾驶员腿部的操纵动作。为此.要求转向轴在水平面内与汽车中心线之间的夹兔不得大千5 转向摇臂与纵拉杆和转向节臂与纵拉杆之间的夹角,在中间位置时应尽可能接近直角,以保证有较高的传动效率。4.货架的布置 货车的前、后悬架和一些乘用车的前、后悬架,多采用纵置半椭圆形钢板弹簧。为了满足转向轮偏转所需要的空间,常将前钢板弹簧布置

10、在纵梁下面。钢板弹簧前端通过弹簧销和支架与车架连接,而后端用吊耳和支架与车架相连。这样布置有利于级和来自路面的冲击。同时.为了满足主销后倾角的要求,货车的前钢板弹簧应布置成前高后低状;后钢板弹簧布置在车架与车轮之间,应注意钢板弹簧上的U形螺栓和固定弹簧的螺栓与车架之间应当有足够的间隙。减振器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立状,以充分利用其有效行程;空间不允许时才布置成斜置状。 5 制动系布置, 踩下制动踏板所需要的力,比踩下油门踏板要大得多,因此,制动踏板应布置在更靠近驾驶员处,并且还要做到脚制动踏板和手制动操纵轻便。应检查杆件运动时有无干涉和死角,更不应当在车轮跳动时自行制动。布置制动管路要注意安全可靠,

11、整齐美观。在一条管路上,当两个固定点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要采用软管过渡。平行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m,或者完全束在一起,交叉管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同时注意不要将管子布置在车架纵梁内侧的下翼上,以免由于积水使管子腐蚀。6.踏板的布置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布置在地板凸包与车身内侧璧之间。在离合器踏板左侧,应当留出在离合器不工作时可以放下左脚的空间,因此轮罩最好不要凸出到客厢内。油门踏板一般比制动踏板稍低.要求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之间留有大于一只完整鞋底宽度(60mm)的距离。 因为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要不停地踩油门踏板,所以要求踩下时轻便。驾驶员应当用脚后跟支靠在地板上,变化操纵时仅仅是

12、通过改变踩关节角度来达到。为了操纵方便,从驾驶员方向看,油门踏板布置成朝外转的样子。7.油箱、备胎、行李箱和蓄电池的布置(1)油箱根据汽车最大续驶里程(一般为200 -600km)来确定油箱的容积。乘用车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下油箱、备胎等物品,常视具体条件来确定其形状。布置油箱时应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油箱应远离消声器和排气管(乘用车要求油箱距排气管的距离大于300mm,否则应加装有效的隔热装置;油箱距裸露的电器接头及开关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 ),更不应当布置在发动机舱内。乘用车油箱常布置在行李箱内,而货车油箱布置在纵梁上。考虑到发生车祸时不会因冲撞到油箱而发生火灾,油箱又应当布置在撞车

13、时油箱不会受到损坏的地方。例如,将油箱布置在靠近乘用车后排座椅后部就比布置在行李箱后下部安全。(2)蓄电池蓄电池与起动机应位于同侧,并且他们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以缩短线路,同时还要考虑方便性和良好的接近性。2、运动校核 所示是检查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是否协调的校核图。作图方如下:先在侧视图上画出转向器及转向杆与纵置钢板弹簧的相对位置;当前轮上、跳动时,转向节臂球销中心A1要沿着钢板弹簧主片中心C所决定的轨迹运动。钢板弹簧主片中心C的摆动中心为O1其坐标位置在纵向与卷耳中心相距L/4(L为卷耳中到前U形螺栓中心的距离),在高度方向上与卷耳中心相距e/2(e为卷耳半径)。由于C点与A点一起作平移运动,故有了摆动中心01后,可作出平行四边形O1 CA1 01。点O2就是A:点的摆动中心其运动轨迹为圆弧JJ因为A1点又是纵拉杆上的端点,所以A1点又绕转向摇臂下端球头销中心B1点摆动,其运动轨迹为圆弧KK。过Al点作垂线NN并从A1点向上截取距离为悬架动挠度f1的点,向下截取距离为悬架静挠度f2的点。通过这两点作水平线与圆弧JJ和KK分别交于G、H、G和H四点向下截取距离为悬架静挠度f2的点。GH和GH即是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这一偏差越小越好,偏差过大则应修正B1点或A2点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